那么畅快了。
——
扯远了。但必须说的是,这些并不是资料收集甚至复制粘贴,绝对是现想现打的。
三种风法术的比较,用它们的比喻体进行比较,更加形象。
风刃,相当于刀片。小偷用来划钱包,无往不利。但拿刀片来打架就不行了。随便碰着什么东西,刀片都会断掉。
好像很多恐怖片里面,都有拿裁纸刀当作凶器。其实那是不行的。只能想想,真不适用。
削刃,相当于小刀。这儿需要注意的,是小刀和匕首的区别。小刀,就是那种几块钱一把的小刀。刀片很薄,有尖,刀口很锐利。适用于各种家务,但仍然不适用于打架。
现实中,经常有歹徒拿小刀当作凶器,成功挟持人质什么的。那自然是因为人质的反抗精神不够的缘故。只要反抗,这种小刀,通常是要不了人命的。
匕首不一样,很厚实,刀口也不税利。匕首是可以用于战场的,更何况区区打架。但匕首拿来作家务就不行了,太重,又太钝。
风刀,相当于鬼头大刀。其实本来想说的,就只是大刀二字。但现在的大刀,为了节约成本,越做,材料就越少了。
大刀,通常是拿来砍的。但大刀有尖,说明它也可以拿来刺。于是就有这么一个动作,就是一阵舞花之后,突然摆出一个刀往前刺的造型。该造型的下盘,通常是盘坐什么的,总之不会是站立。
那个造型,应该在很多电影里面都有。当摆出那个造型的时候,刺出的刀,因为身体动作的突然停止,而出现一定的颤动。那是说明功夫高啊。
但是,若那把刀,薄得不成样子。十斤重的刀,结果只有三两。估计随便那个人都能弄出那样的颤动。
所以,加上鬼头二字。带上一定的传统意味,表示厚重。
——
吕林兰这记风刀,不像风刃那样,沾着就伤。但由于它厚重,要格挡,却十分不易。
如果林景胜感觉格挡困难,选择闪避,也行。只是那样一来,林景胜就会跟潘奇水分开。吕林兰劈出这一记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
但林景胜一死求死,又怎么会闪避呢?
林景胜自然迎刀而上了。
只不过林景胜也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是风刃,或者是削刃,林景胜想要丢命,可能会相对容易些。
风刃或者削刃,威力弱些,但却要锐利一些。让刃口削掉半边脖子,也就容易一些。
为什么不削脑袋,或者为什么不让风刃或者削刃刺入自己胸口?那是因为炼体的缘故。
法修虽然没有专门炼体,但林景胜这样的老资格法修,还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一定程度炼体的。就此时而言,风刃或者削刃,根本就不能伤到林景胜的脑袋和胸腔,只能伤到脖子。
但吕林兰偏偏劈过来的是风刀。
风刀,跟鬼头大刀一样,刀口不算锐利,拿林景胜脖子没办法。但如果击中林景胜的脑袋或胸部,则会形成重创。
关键是,林景胜希望的,并不是受到重创,而是死亡。
怎样才能改重创为死亡呢?
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把吕林兰劈来的相当于鬼头大刀的风刀,想象成一把铁锤,可能会容易一些。
此时潘奇水正在退开。林景胜先往某个方向闪身,像是躲闪吕林兰的风刀。然后,林景胜再往潘奇水追击。其追击路线,正好就迎上吕林兰的风刀。
林景胜还耍了几个花样。手上几个动作。其中,还有个伸手到身后的动作。
为什么伸手到身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