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吕林兰,增加达命队的责任和权力,最终,是为了腾出更多的精力,把门派管得更好。
“好了,这方面,老夫就不多说了。下面,对吕林兰出席本次会议,并享有同等发言权的事情,有没有谁存在异议?”
略微等了等,也就三十秒吧。掌门紫光说:“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执行吧。”
——
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历史的必然。
也就是说,就算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到后来,也必然会变成这样。
在吕林兰前世的古代,有少林、武当等一大批武林门派。其中的少林,素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称。于是乎,挑战少林,也就变为成名的快捷方式。
挑战少林,真的吗?当然不能是真的。
所谓的挑战少林,实际上,都只是挑战少林掌门。似乎,只要打赢了少林掌门,就等于战胜了整个少林一样。
哦,少林掌门,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只称方丈。名称不同,但意思却是一样的。
不管叫掌门也好,叫方丈也罢,肩上担负的担子,必然是沉重的。手上的事情,也是杂乱而繁重的。那么多的事情压在身上,就算掌门或方丈原本功夫精湛,干上几年,也必然退步了。
结果就是,少林掌门还真的被击败了几次。少林的声誉,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痛定思痛。后来,少林就将掌门或方丈的职称空了出来。谁功夫最高,就由谁去虚挂掌门或方丈的职务。挂职之后,并没有多出什么事情。硬要说多出来的,就只一事,那就是:应付挑战。
真正的掌门或方丈干嘛去了呢?
少林是佛家的。在佛家之下,又属于禅宗,这在全国都是独树一帜。少林信奉的祖师,是达摩。真正的掌门或方丈,换了个名称,叫做达摩堂堂主了。
——
少林的例子,其实是不怎么完全的例子。
少林的例子中,掌门身上的事务,就只是应付挑战一事,被分担了出去。
真正完全的例子,还是官场,或者说各届政府。
乘风派掌门紫光说:“一个人,精力总是有限的。”凡人,精力更加有限。于是,在社会化大分工背景下,最高领导人原先负责的各种杂乱的事务,逐渐地,都被分担了出去。最高领导人,就只负责宏观决策,就只像舱船上的舵手那样,只负责掌控方向。
——
历史的必然,等于是说,天道就是如此。
换个角度陈述就是,掌门紫光道君,让吕林兰出席本次会议,并享有同等发言权,增加达命队的责任和权力,一系列安排,都是符合天道的。
符合天道的结果就是,说起来,会理直气壮一些。辩论起来,会占理一些。最终的结果就是,赢得赞同或支持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吕林兰早就看出来,自己出现在这里,各位峰主事先都是知道的。因而,对于无人反对,也就见怪不怪了。
但吕林兰还是注意到,最后,掌门紫光拿出来表决的,就只是自己出席本次会议并享有同等发言权的事。而对于增加达命队的责任和权力一事,掌门并没有拿出来表决。
换言之,就是后面这件事,在本次会议之前的私下勾通时,并没有得到与会者中大部分人的支持。
——
得到了发言权,就一定要发言吗?当然不是。不能起作用的话,说了也没用。因而,一天下来,吕林兰都没发言。
不过,会议的时间,并不止一天。
是多少天,现在还不知道。这次年会,将会一直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