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前面的假设不能成立。即:并非一切都是好的。
正所谓理下于人必有所求,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一个陌生人,没有理由地无端对自己好。
所以翁良田必有图谋。
有图谋,却秘而不宣,于是该图谋也就是不可告人的图谋,简称阴谋。
——
这些,吕林兰一下就想到了,并不需要花时间思考。
真要说,需要花时间思考的,也有。
那就是,修仙世界,不是应该遇到抢劫的嘛,为什么遇到的是骗子?
要知道,骗子,通常出现在和平盛世。
乱世,不管什么不好的企图,都可以明目张胆地显露出来。因而乱世不需要骗子。
修仙世界虽然不算乱世,但这种世界重实力不重秩序,其文明程度,就相当于野蛮世界。
现在,翁良田一个金丹,瞄中了一筑基一练气自己两人,居然只是行骗,而不是蛮力强迫,这倒是非常奇怪。
这自然不是正常现象。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不过呢,不管是什么特殊原因,所造成的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堂堂一个金丹修士,面对筑基女修,居然不敢抢劫,只是行骗。
这个现象的本质却是,至少,这名金丹修士自认为没有把握打得过筑基女修。
——
成都武侯祠有副对联,其中写道: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说的是,诸葛亮在宽严上面把握得挺好,但是,由于没有审时度势,或者虽然有,但审时度势不到位,所以再好的宽严手段都是一场空。
这是事后诸葛亮,挑起诸葛亮的毛病来了。
对联里面讲的审时度势,到底指的是什么?用褒义词去讲,指的是历史趋势。用中性词去讲,指的则是最终胜利的归属。对联作者认为,应该顺历史潮流而动,首先判断胜利者是谁,然后再去追随,那么,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自己这一方。
不说对联思想的好坏,只说,对联中,把审时度势提到更高层次上的做法,也还是具有一定道理的。
事有大事小事,又有轻重缓急。有长期的事,也有短期的事。各种事情掺杂在一起,不能见到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心中应该有个准绳,明白什么事优先,牢记什么事不能受到影响。
吕林兰认为,当前,相对长期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也就是接受了中庆元的聘用,为龚永言照看龚学林。
而此刻,正在赶赴十方城途中。往前面倒数若干天开始,吕林兰就在放手让东方以巧做事。放手让她做事,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吕林兰想收敛一下自己,二是想要培养一下东方。
现在,遇到翁良田了。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金丹翁良田感觉打不过吕林兰,没有抢劫,而是上来行骗。
应付这样的事情,对吕林兰来说,非常容易。但是,东方以巧呢?
人嘛,总得经历一些事情,然后才能长大。因而吕林兰决定,只要没有遇到最坏的情况,自己还是不理翁良田这事了。这事,尽可能让东方以巧自己处理。
——
吃饭的时候,翁良田是跟车队吃的。男人嘛,对吃食总是不怎么在行。
但是,都金丹了,怎么还没辟谷?
须知,辟谷之后,非常方便。有好吃的,吃点;没有好吃的,不吃就行了。
当然,辟谷也有不怎么好的地方。那就是,辟谷之后,消化功能减退。遇到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