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就是律法,不用解释了。”
东方以巧问:“长姐你刚才说,运用各种生产要素,请问是什么啊?”
吕林兰答道:“就是可以用来生产的各种东西,譬如土地、劳动力、钱财、技术,还有才能、知识等等。”
陶念说:“你说的这些,我们虽然提不出什么疑问,但一时半会儿的,要完全接受,也是不可能的。你不要越说越复杂了。”
“好,我接受这样的批评,”吕林兰说,“不说企业,直接说作坊吧。也就是许多人合伙做生意,买进材料,然后生产一种东西,最后卖给市场。”
“作坊啊,这个就好懂了,”东方以巧又嘀咕,“原来作坊跟企业差不多啊。”
邱书仪道:“长姐接着说,换成作坊又怎么啦。”
吕林兰说:“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家庭,适用于生活,但不适用于企业,不适用于作坊。为什么呢?因为企业或者作坊的成就,就是一件件小事配合、积累而成的。所以企业或者作坊必须从小事抓起,事无巨细,全都认直,最后企业或者作坊才能兴旺发达。”
邱书仪道:“这是不是又要举个例子了哦?”
“也行,”吕林兰说,“譬如一家生产瓷器的作坊,把瓷器从生产作坊那边,运送到售卖的商店。这个运送过程,就是小事。之所以说它是小事,是因为运送过程,对于该作坊的赢利,贡献实在不大。但是,如果不认真,运送过程当中就会出现损耗。那边,别人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华美瓷器,一转眼,就在运送过程中被摔破了。这样的损失,实在让人痛心。
“所以这种场合下,就不能再说‘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而应该说:‘关注细节,成就大事’,‘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
“懂了,”陶念说,“这回是真的懂了。她们懂没有……”
“我也懂了,”东方以巧抢着接话,“就是不同的场合,适用的道理是不同的。”
邱书仪反而没做声。
——
“那么好,我们又说回前面的追不上的问题,”吕林兰说,“当时,我做了个假设,说是快的速度是慢的速度的两倍。这样的假设,对于追不追得上的命题来说,的确无关紧要。我的意思,其实是在诱导。诱导什么呢?就是诱导‘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结果嘛,小邱妹被我诱导成功了。”
“这有什么问题吗?”邱书仪不解。
“没有直接问题,却有间接问题,”吕林兰说,“‘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说的是物质无限可分的道理。在这里,我必须申明,假定事物都在物质无限可分的限度之内。于是乎,物质无限可分,也就是真理了。”
东方以巧问:“长姐干嘛要假定一下呢?”
吕林兰道:“因为实际上,分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原来的道理就不适用了。”
陶念看了吕林兰一眼:“你居然连这个也知道。”
“这是细微末节,我们不要让话题转移了,”吕林兰说,“刚才说,‘一尺之锤’那句话,阐述的,是物质无限可分的道理。
“无限就无限嘛,干嘛要引入时间呢?其实,引入时间,是为了比喻。假如‘日取其半’的话,那么将会‘万世不竭’。
“时间,与物质无限可分的道理无关。引入时间,仅仅就是拿来做比喻的。”
邱书仪问:“这些,好偈没什么吧。然后呢?”
“你可能忽略了,”吕林兰指出,“快追不上慢,则是跟时间有关的。”
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