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这些技术资料能弄到手吗?
李默点醒一下,无外乎是怕他们贪婪过了头,会误了大事情。
“另外,就是在11月7号前,整个交易便要结束,最少相关的资料与设备必须运出东德境外。”
“这么快?”
“尼科拉斯,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夜长梦多,时间拖久了,必然会惊动更多的人,对我无妨碍,但对你们就有点不大好说了。我不希望因为这笔交易,而导致你们出什么意外。”
这不是理由,因为李默接下来还有一个安排。
他不能过早地进行这项交易,因为早了,引起东德高度重视,他可能连东德都进不去,那么未来这个安排根本无法落实下去。
晚一点也无妨,实际柏林墙倒掉的那几个月,恰好是东德最最混乱的时光。
不过考虑到他第二个安排,最好在7号之前,将主要的技术资料一起弄走,余下的,数量不大,则不会引人注意。
这也是李默催促刘向忠的原因。
时间确实太短了,尼科拉斯等人面露为难之色。
李默随手又开出一张支票:“我们快点结束这个谈判,你们带着这些资金,回国后立马进行活动。这叫快刀斩乱麻……”
双方开始谈判,实际上若是李默所说的各种技术资料若是能全部弄到手,可能涉及到十几万,甚至二十多万个技术专利。
但双方不可能计较了,大约地将它们分成七十几个大类,然后进行谈判。
实际李默更简单,只有三种,需要的,会更出多的资金与物资,不是太需要的,只会出一般性的资金与物资,可要可不要的,不是不能要,要是可以要的,将它们带回去,先在高校里研发,将技术再次吃透后,改头换面,不然许多技术仅是专利一节,可能以后就是麻烦,然后再交给其他企业。有可能是无偿交付,有可能会是有代价的交付。
如何交付,李默想都没有想过。
这类的技术,只会出很少的资金与物资。
反正就是化繁为简,然后再分为四种情况,这些衙内带出所有的技术资料,带出了大半部技术资料,带出了一半技术资料,仅带出少量的技术资料,各自会付出多少资金与物资。
也不会签合同,双方各自拿出几张纸条,在上面记上代号与价码后,就算是完成了。
李默也不怕他们带着这些钱跑掉后,什么也不做。
虽然这两笔钱不是小数字,但远远不能与后面陆续给的钱相提并论。
这些衙内更不害怕李默赖账,一是他们都知道了李默在香江做空的收益,二是这是分批支付的,运来一批,支付一批。
而且他们也不敢耽搁,李默说11月7号,若是将今天去掉,只给他们留下了60天的时间。
谈好后,这些衙内回去。
李默也要回国,不过临行前他将刘向忠叫过来嘱咐了一番。
刘向忠带着这些教授,就坐镇在南斯拉夫,来一批资料,查看后根据情况付款。随后立即包机,先行将资料包机送回国内,不要怕花钱,至于笨重的设备与生产线,则可以放在货轮上带回去。
刘向忠点了一下头。
若是原来,他还有异议的。
随着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改变,李默的局面也变得艰难起来,想要名下的各家企业发展壮大,手中没有相关的技术肯定是不行的。
李默说的第二件事让刘向忠想不懂了。
李默让朱慧于柏林成立一家轻纺市场,并且由朱慧来管理,若是感觉能力不足,正好朱慧还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