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下半年直接上五年级,明年直接上初中,省得浪费光阴。
正是这种情况,听到李默要参加二年级期末考试,几个老师都有些懵逼。
“你为什么要参加二年级期末考试?”
“二年级的知识我全会,我下半年就要上学了,想上三年级,怕各位老师不同意,所以今天我考给各位老师看看。”
“考给我们看到……你都会了吗?”
“三年级的我都会不少呢。”李默拿起三年级的语文书,翻开,大声朗诵其中的一篇课文。
“还真会啊……”
几个老师更懵逼了。
吕校长问:“郑老师,他父亲是什么来路?”
“贫下中农。”
“贫下中农啊……李默,你从哪里学来的读书识字?”
“我有一个舅公,他是河东那边的大队干部,认识不少字。”
“这样啊,那你就考考看吧。”
作为老师,不管好的,坏的,九成九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很聪明,最好像李默这样了。
“徐老师,有没有多余的卷子?”
徐老师是一个女老师,这几个老师李默全认识,而且全对他不错,但现在李默只能装傻了。
“正好多了一份。”
这时试卷还是油印版,经费超级紧张,都舍不得浪费,多是数着学生人头印的。不多,问题也不大,只是李默一个人,老师可以在前面写,李默在后面写答案就是了。
吕校长看了看手表,到上课时间……不对,是到考试时间,他敲响了上课铃,外面一片人慌马乱的,一百多名玩耍的孩子纷纷向各个教室跑去。
“李默,你随徐老师到二年级班上考试去,对了,徐老师,搬一个凳子给他。”
这时学校环境也很差,同样是土墙草屋,只是比李家宽敞一点罢了,另外一南一北各开了两扇玻璃窗户,但窗户也不大,一到下雨天,光线昏暗,坐在后面的学生视力又不好,连黑板上的粉笔字都看不清楚。
另外就是每一个上学的孩子必须在开学时自己带上板凳,到期末考试结束,再将板凳扛回去。
对此,李默也早有了心理准备。
他说道:“能不能给我一支铅笔。”
真的没有笔,好生生地向他父亲要钱买笔,那是要挨揍的。
吕校长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他说道:“徐老师,给他一支铅笔。”
徐老师一手拿着试卷,一手提着板凳来到教室。
一教室的学生都奇怪地盯着李默看,李默也看着他们,差了两个年级,而且李默上小学时,又不在一个学校,肯定不认识他们了。不过有的人长大了,相互也有往来的,只是样子变化大,李默只依稀地确定了两三个人。
无所谓了,也许十几年后,大家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侃大山,但现在,那有什么共同语言?
徐老师找了一个空位,将板凳放下来,说:“李默,你就坐在这里考。”
“徐老师,谢谢。”
“这孩子,还真懂事。”徐老师摸了他一把头,开始发放考试卷。
上午考的是语文,拼音解词造句的什么,李默是不用担心的,但还有填空题,填的是语文课上的选文,所以李默才向陈医生借来他儿子小学课书,这几天迅速充电,不然真填不出来,早忘记了。
另外还有一道作文题,要求一到两百字,当然,只写了几十个字也不怪,甚至还有学生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李默拿起笔答写试卷,徐老师就站在边上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