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很传统的女人。
嗯,意思就是,在家带孩子,一切唯丈夫马首是瞻,时不时办些下午茶会,邀请别的太太小姐参加,为丈夫提供社交舞台等等。
总的来说,东西方的传统女性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这毕竟是个男权社会,而且也不能要求一个1905年出生的女性有多么前卫的意识。
“好了,我们走吧,去书房吧。”唠叨了一会儿,又沉默了片刻,爷爷最后这么说道。
李旭再次松了口大气,终于要谈正事了,可真不容易。本来他还想上前搀扶,继续刷爷爷的好感度,谁知道爷爷收起拐杖后大步往庄园方向走去,一点不像80岁的老人家了。
抽了抽嘴角,他赶紧跟了上去,不过数分钟的时间,就回到了庄园的别墅之中。
终究还是80岁的老人,进了屋在客厅休息了一会儿,爷爷才又起身慢慢进了书房,然后坐到书桌后面的高背椅上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李旭依然没有开口,都装模作样到现在了,也不差着点时间。
还好,几分钟后闭着眼睛的爷爷开了口:“我见过那个犹太佬了。”
哟?李旭有些惊讶,不是因为那句“犹太佬”,而是没料到他会说这个,难道不应该继续夸奖几句他做空白银这件事,然后再敲打几句,让他不要自满吗?怎么一上来就说那个犹太佬的事情了?
“的确是个人才,也是个喜欢无视规则的赌徒,能从垃圾中发现价值的人,的确非常有眼光。不是不能替代,可换成别人就没法像他这么有效率,还得面对嗅到血腥味蜂拥而来的鲨鱼们。”爷爷继续说道。
“那么是要选择合作了?”李旭当即问道。
“……太贪婪。”半晌后爷爷这么说了句。
李旭了然,他们现在说的那个犹太佬,就是大名鼎鼎的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
垃圾债券也叫高风险债券,一般被评级机构评为BBB级以下的债券,都属于这个范畴,违约率很高,贸贸然买进的话很容易造成损失。
但46年出生的迈克尔?米尔肯却从中发现了商机,一些大公司因为要保护小投资者而不能破产,信用虽低,价值却很高,在提供了高于A级债券的利息收益后,包装一下完全可以推销出去。
于是他一边收集这些有价值的垃圾债券,一边将其推销给各个基金、投资人,从中赚取利润,并用这个推动“杠杆收购”模型,促使企业并购。
从74年开始摸索,到76年成功获取利润,再从77年开始全力出击,短短几年他就赚了大钱,成为华尔街首屈一指的债券承销商。
米尔肯在这方面有着极其强烈的直觉,总能轻易的从一堆垃圾债券中找出最有价值的东西,于是到了80年代初,他基本垄断了美国垃圾债券。
到87年入狱之前,米尔肯至少从垃圾债券中赚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被无数华尔街的同行膜拜,还有人将他和摩根相提并论。
当然,天才人物总有怪癖,而米尔肯的怪癖就是,对赚钱这件事痴迷到一种……超凡的境界。换句话说,他并不在乎赚了多少钱,他只在乎这些钱是不是自己的。
有两个例子李旭记得最清楚,在1986年的时候,米尔肯的德崇证券赚了大钱,米尔肯给一个手下的交易员1000万美元的年终奖。很多是不是?可你知道他给了自己多少年终奖吗?5.5亿美元!
没错,80年代中期的5.5亿美元。
然后,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事争论一笔市场费用,争论了想当长的时间,那个客户是同事开发的,但是客户是米尔肯的关系才有这个业务的,于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