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
那还是在镇一级后衙的基础上改建的,否则连五间房都没有。
所以史文回到官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当一个合格的包工头。
他族人乡亲众多,迅速组建了一只庞大的建筑队,他本人也不是个多大方的主儿,能给粮食布匹抵账,绝不用银钱。
晴岚曾笑他,如果衙门里有警犬的名额,估计他都会把他们村口的流浪狗给招来。
史文笑着说不会,他老家还养着看门狗呢。
无论史文是不是以公谋私,房子的质量摆在那儿没的说,晴岚高高兴兴的搬进了新家。
当然,一听说晴岚回来任胶州知府,不少故交好友求上门来,还有在书院时读书的同学,有些关系甚至七拐八拐,把晴岚都给绕懵了。
像井桓等一些有真才实学,人品又不错的,晴岚在考察之后都举荐了他们一官半职,加上以前的老师爷,老文书,胶州府的实际办公人员,终于凑出来一个大概的行政班子。
在任上的二十七月里,除了坐月子的那一个月以外,晴岚一日也没有休息过,不是忙着修路搭桥,就是忙着水产养殖。
十三常笑她比自己这个水师提督还忙。
如今刚回到京城,晴岚就开始挂念她的胶州了,梦里都在紧锣密鼓的规划着胶州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
第二天一大早,魏嬷嬷就来请示晴岚,说有客人到访。
晴岚早有准备,只是她以为第一个上门的会是朱元堇,毕竟一听说自己生了个闺女,元堇嫉妒的差点儿跑到胶澳找自己要“秘方”来。
哪有什么秘方!
之后几乎每一旬,元堇都会派家丁捎来厚厚的信笺和礼物,她想跟晴岚做亲家。
想跟晴岚做亲家的不止元堇一个,朱元芳也很喜欢潆泓,还经常拿自家跟林家比,胜在人口简单。
十三颇有些的得意的对晴岚说:“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咱泓儿才多大点儿就有人求了,长大了(来求亲的)还不得挤破门?”
晴岚很看不上他的嘚瑟劲儿,“到时候你别舍不得就行!”
十三忽的想到自己的岳父大人,自此再也没说过嫁女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