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孙的架势。
晴岚懒得去和他们争,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待一会儿,可舒家太小,晴岚走到哪都会被一群女人包围。
热情的还好说,反正不怎么熟悉,顶多礼貌的笑笑,算是全了礼数。
也有那酸不溜秋,实褒暗贬的婆婆嘴,潘二娘可不惯着她们,一顿话说下来,没一个能着占便宜的。
最令人心烦的是舒老姑打头的老家人,她们像一群老母鸡,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把晴岚夸的天上无有地下难寻。尤其是舒老姑的大儿媳于氏,不停的吹捧晴岚也顺带脚儿的夸耀自己:“俺早就知道俺们家晴晴是个文曲星托生!俺们家的闺女,个顶个的都是这个!”说着伸出大拇指,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谁是你们家的,晴岚在心里猛翻白眼,当初您骂我不该去学里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舒老姑也一反常态,对晴岚嘘寒问暖,亲切的不要不要的,(晴岚:老太太,咱俩很熟么?)晴岚听的一阵恶寒,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晴晴。”
听见舒二姑叫自己过去,晴岚心不甘情不愿,今天二姑对自己特别的温柔,她渗得慌。
“晴晴,来,拿着。”舒二姑递过来一个红包,晴岚瞟了一眼,没有动作,她不想也不屑于接。
今天晴岚收到了不少红包,她爹娘给出去的那些,她痛快收了;不怎么熟悉的人,她找借口挡了,至于二姑...晴岚单纯的不想要她的礼钱,更不想再和她家有什么人情往来,上次被坑书钱的事儿,她可不敢忘。
“拿着,”舒二姑看侄女子不肯接,心里一阵怨怼,面上却笑的和善,像个疼爱孩子的姑姑,强把红包往晴岚手里塞。
晴岚不用掂,就被手里轻飘飘的份量“惊喜”到了,真不愧是我的好二姑,面子不落人后,里子寒碜谁呢!
看侄女拿着红包不说话,垂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咋地,嫌少啊?舒二姑心里不得劲儿,补了一句:“和你哥哥的一样多。”
哟,还一视同仁呢!
前年春上,舒大郎曾侥幸考过了县里的小考,舒老爷子仿佛已经看到了大郎未来做官老爷的模样,想要大办酒席,被舒老大否了,只一家人整了两桌席面。也幸亏当时否了,舒大郎学业上再无建树,倒是学医方面小有天赋,现在学的颇为认真。
呵呵,晴岚讽刺的笑了,我为什么要跟大郎一样多,你凭什么让我和大郎一样多?难不成你也欠了大爷家,和欠我们家的一样多?
她快步走到舒二姑面前,把红包塞回二姑的怀里,冷漠道:“二姑也困难,这钱还是留着给二姑吃饭吧。”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留下错愕的舒二姑,脸一阵红一阵白,站在那儿嘀嘀咕咕骂了好一阵儿才罢休。
来到堂屋,正巧一波客人刚刚离去,舒老爷子携大郎出去送人了,堂屋里只剩下一位县令大人。
“大姑父。”晴岚垂首问安,不等赵秉生反应,她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坐到对面的椅子上。呼~~~累死姐了,比卖一天冰糕还累!
赵秉生抬头瞧了一眼侄女,笑呵呵道:“中午吃席也没见你人,忙什么去了,累成这样?”女人不能上桌,这是规矩,哪怕晴岚是案首,也得老老实实的进伙房吃。
耶?晴岚吃惊不小,大姑父还有这样一面呢,如此...亲切和蔼?自打赵秉生当上县令以后,官威日盛,她都忘了曾经那个和她谈论诗词的大姑父原来什么样了。
“哦,没忙什么,天太热了。”晴岚握着杯子,不知道该怎么和如今的赵秉生聊天。
“是啊,今年大旱,”赵秉生似乎没有发现侄女的尴尬,他看起来对跟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