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情,看到自家徒弟一脸的虚心请教后,便提示的说:“全部按这台灰褐色机甲来改?你觉得能在全国推广得开?”
“啊,对了,全按的话,太复杂了。”宁云舒恍然大悟,她忙碌得昏头转向,差点忘记了,这次研究的目的,除了找出能拜托控制的改装方法外,还要求,这个改装是简单到能广泛推广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44份改装图纸的原因,因为每份改装方案,只包含了10-15种零件的改装,不管哪个方案成功了,都能很快的推广出去。
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引擎如何制作了。
一开始,图纸上只写了哪些零件有嫌疑,是需要改装的。只有宁云舒具体改装过的,才会写上这个零件改装的具体制作方法,这是为了节省时间。
现在已经确认了44份图纸,研究小组便开始研究,那些没写上具体制作方法的零件要如何制作。其复杂程度,就如同宁云舒很熟悉的零件制作图纸一般。
某某零件,使用什么材料制作小零件,用什么手法组装,如何建立精神力通道等等。
零件的改装,有两名大家在,具体的改装手法,多试几十次下来总能推算出来,把这些画上图纸,才是完整的一份。
可双引擎的制作方法,在所有图纸上,全是一个“双引擎”三个字的标志而已。
因为引擎是一个非常精密的部件,哪怕有扫描的内部结构图,不知道制作它所需要的材料和手法,也是白搭。
从黄老师的到来,到除了引擎其它研究均已告一段落,只过了5天时间,可偏偏最难的这个,即使是两名大家,也有点愁眉不展。
他们一开始想要直接研究如何模仿制作出初始的双引擎,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改成研究灰褐色机甲里的双引擎。
宁云舒终于知道,为何研究所研制出的机甲,明明是以初始为蓝本的,最后却并未采用它的双引擎,而是使用现今普遍存在的单引擎。
因为除非有图纸,否则,双引擎根本不可能制作得出来。
研究灰褐色机甲那个仿冒品,还简单点。
这44份改装设计图封存在一个带自毁功能的U盘内,由研究所和军部各派出3人,大手笔的用新型隐身仪器来到工作室旁,秘密接到拿着U盘的黄老师。
留下一名顶替黄老师的仿真机器人,让其继续吃住在厂房内,不轻易出防护罩,明大家他们负责打掩护。
这一行7人秘密回到研究所,黄老师将U盘亲自交给宁三所长后,无论是黄老师还是6名保护者,都被责令留在研究所的招待所内,隔绝一切与外界的联系,直至事情结束。
宁三拿到U盘内的资料后,打开,仔细查阅起来,最后在这44份设计中,加入他抽空自己研究画出的6份改装设计,最终决定将这50份设计改装到50台各种样式的制式机甲上。
光墙延绵万里,无边无际,但光柱只有9道,距离华城稍近的有3道光柱,这就是此次试验机甲要攻击目标。
上次全军覆没的小队有15台机甲,此次行动的机甲数不能少于15台,否则容易被怀疑,上次15台都被灭了,怎么没增加数量?
也不能盲目增加,一旦超出光墙控制数量,有可能造成数据不准确。
最终,宁三综合这段时间来又收集到的光墙数据,最终决定每种设计制作出2台机甲,共100台机甲,每道光柱派出33-34台机甲。
这样,有双保险,同图纸的两台机甲要是都不受控制,这份设计就百分百肯定能用;两台,一台成功一台失败,就要打上个问号。
一台机甲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