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接受着这个现实,殿中一片默然。
突然,不知谁带头恸哭一声,霎时,朝中文武如多米诺骨牌倒塌一般,逐一纷纷或抱头、或掩面痛哭而起,很快,悲呛的气息弥漫在了整个勤政殿内。
“肃静!”
站于龙庭之上的李渊看了眼朝堂的气氛,看着这些满朝文武因为一则假消息而为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如此悲伤,要说不羡慕不嫉妒,那是假的。
想当初,自己那个好儿子在玄武门杀了亲兄弟,最后进宫兵谏逼得自己退位,可没见到这些人为自己落泪。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李渊没来由的心里泛起一股酸意,高声喊道:“世民在江南归天,孤比你们还要难受,试问人世间,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比白发人送黑发人还要来得痛心?此乃切肤之痛,卿等怎能体会?但是,现在不是伤心落泪的时候,世民归天了,可朝廷不能乱,大唐江山不能乱啊。俗话说得好,蛇无头不行,同理,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孤在此提议,现在立刻马上由太子承乾继承皇位,希望卿等随孤一并拥立承乾继位。”
“什么?”
“这么快?”
稍微理智一点的官员听完李渊的话后,纷纷错愕,显然对于太上皇如此之快要拥立新君表示震惊。
其中,房玄龄将眼角泪水擦干之后走了出来,摇头道:“太上皇,如今皇帝刚刚驾崩,尸骨未寒,甚至还未将遗体运回长安,便急急忙忙的拥立新君,这未免太凉薄了吧?”
“你懂什么?”
李渊面色一变,直斥道:“不立新君,如何为大行皇帝发丧治丧?再说了,承乾乃是大行皇帝生前立下的储君,由他继承皇位合乎法统,名正言顺。”
孔颖达适时站出来硬挺房玄龄道:“太上皇的话恕老臣不敢苟同,要发丧治丧也要等大行皇帝的遗体从江南运回长安吧?何不将大行皇帝的遗体迎回长安之后,再让新君登基呢?至于发丧治丧之事,我想宗正寺完全可以代为操办,这在我大唐之前的王朝也是有迹可循的。所以老臣觉得,关于新君拥立之事,完全可以推迟,不该这么草率!”
“孔颖达,你放肆!”
李渊怒目圆睁地喝道:“你个老匹夫休得在此倚老卖老,蛊惑人心!这天下乃是李家天下,这新皇帝的人选莫非还需要你这老匹夫在此喋喋不休不成?孤今天就要拥立新君,以正我大唐李氏江山之法统。”
“呵呵,太上皇你这是恼羞成怒在撒泼吗?”
一向每每上朝就装睡装聋子的孔颖达突然变得硬气起来,挺胸而起对视着李渊朗声道:“新君可立,但绝对不能如此草率,也不急于一时。如果太上皇一意孤行,老臣今日便在这朝堂上死谏到底!”
“臣魏征附议,宁可一头撞死在这盘龙柱上,也不能任由太上皇你胡来,坏了大行皇帝留下的大好基业!”
“臣韦挺附议。”
“臣褚遂良附议。”
“臣等附议,冒死直谏,还请太上皇收回陈命,莫要干预朝政!”
哗啦哗啦,反对之声如浪潮,魏征等人的建成余党系站出来了,孔颖达等人的士林清流系站出来了,天策府旧臣系也有不少官员也站出来了。
显然,李渊要当场拥立新君的提议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阻挠。
此时,还有一大部分在观望,观望着长孙无忌这个天策府领头羊的表态。
李渊也发现了这一点,立马扭头看向长孙无忌,极尽拉拢之势地问道:“长孙大人,你意下如何?你可别忘了,你是承乾的亲舅舅,承乾一旦登基,你就是从龙之臣。今后,你继续做你的辅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