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国医大师 > 第一百零三章 论药之五行

第一百零三章 论药之五行(2 / 3)

是什么吗?”王明在木楼里对着几人说道。

“师父,我们太过拘泥于书本了!”许旺低头说道。他也明白自己的不足,但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却也不是那么想改就能改的。

“嗯,确实。你们都是应试教育中的产物,虽然有家里人的教导,但是还是在学校读过,中医教学中的《中药学》讲义,你们都学过?”王明问道。

“嗯,学过。”除了赵博与赵玲两人外另外三人都点头称是。

“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一下用药!药之五行!”王明说道。

在几位弟子期待的目光下,王明说了起来。

“凡用药,首论阴阳,次分五行。不知药之五行,何以配五脏六腑;不知药之五行,何以谈性味归经?一药尚且不知,一方下去,罗列十种甚或几十种,组合交杂,岂不乱成一团?此等人用药,便如盲人夜路,一片漆黑!所开处方,只能是胡乱抓瞎而已!此等药汤下肚,医治者尚不知其行走何经,更不知其归途是何处,岂不异变蜂起?何况奢求其治病哉?便如愚者领兵,不知军行何路,亦不知所攻之城在何处,更且一出城兵勇以作鸟兽而散,此等种种,岂望得胜?

凡宇内万物,莫非五行所成,是故皆含五行之性。临床用药,以五行辨之,其理自显,一目了然!‘医者意也’,如果仅仅死记硬背,什么大黄泻下,黄连清火,人参补气,苍术燥湿,陈皮化痰······如此学医,仿佛照葫画瓢、鹦鹉学舌,岂能明医学之真意?现在中医教学之《中药学》讲义,骨子里是西医的套路,误人多多,其实不如一本陈士铎的《本草新编》,也有不如刘渡舟《临床用药三十讲》,吾意所谓教科书可以付之一炬也!

五行者,木、火、土、金、水;以五色论,青、赤、黄、白、黑;以五味论,酸、苦、甘、辛、咸。

木类:

是故凡中药晒干后仍色绿、色青者,其内蕴含五行中木之能量,可以‘木’论之,故多归肝胆。如:黄芩,茵陈,软柴胡,绿萼梅,桑叶,蚕沙,半枝莲,青蒿,皂矾,青风藤,木通,伸筋草,木贼,小茴等等。细辩之,黄芩入胆经而清其湿热,

茵陈利肝胆湿邪而退黄,

软柴胡升畅肝气而解郁,

绿梅花入肝而散郁结,

桑叶清肝名目祛风,

蚕沙升肝胆清阳而降浊,

半枝莲解肝胆之邪而止胁痛,

青蒿祛肝胆湿邪而畅阳气,

皂矾驱肝胆之湿痰兼杀三虫,

青风藤入肝通络而祛风、善于止痛,

木通祛肝胆湿邪而兼祛风利尿,

伸筋草入肝走筋而去筋之湿邪,

木贼入肝胆而明目、散结、褪翳,

小茴散肝胆结气,故治疝止痛等等。以下不再细论。

以味论之,凡味酸者,亦属木、入肝胆,如:白芍,芋肉,乌梅,芒硝,五味子,胆矾,白矾,木瓜,山药等等。其余种种,学者举一反三自明。

以下略言之:

土类:

色黄者,属于土,含土之性,多归于脾胃,脾胃主肌肉,所以亦可以走肌肉。是以白术(白术虽言白,实带黄色)、苍术、黄精、玉竹、党参、硫磺、黄芪、黄连、黄柏、黄芩等等。或言,方书中未有言黄柏、黄芩入土者,是为汝误导也?其实不然,黄柏、黄芩正因为带土之性,方能祛湿,走肌肉,祛肌肤里湿邪,所以皮肤湿疹多用之。…。

味甘者亦属土,亦走脾胃。如黄精、黄芪、党参、玉竹、熟地、山药、杞子、大枣、饴糖、葡萄糖、甘草、沙参、麦冬、天冬,黄

最新小说: 暑假家访,女儿毒宠吓坏全网! 我一个F级天赋搬空副本很合理吧 重生章鱼,无限吞噬成克苏鲁 我靠透视捕鱼养娃,不小心成了神豪 意外获得修真传承,我要逆袭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盗墓ooc小剧场 三源基因之空白垠 爷恶奶坏?分家!我从破屋搬豪宅 重回1985悠闲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