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当然,你放心,这是我自己的决定,和你的能力无关,报酬肯定不会少你的。”对面的人连忙说着感谢的话语,林雨泉不是不在乎金钱,只是相比较顶多几十万的得失,时间才是最宝贵的,眼下已经五月中旬了,他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下个月的这个时候开机拍摄:“什么时候签订合同?”
“其实我也正准备打电话给您,我刚和张总约好时间,后天上午十点到中视影视签订合同,到时只要付清款项,中信影视就正式属于您的了。”对面的男人有条不紊的回答道。
“那好,我后天上午准时到中信影视楼下和你汇合。”林雨泉说完,就挂了电话,想了想,又拨了电话通知肖泱和宁皓到时陪自己一块去,这段时间来,他一直在和两人一起完善剧本,尤其在人物对话方面,两人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放下电话,林雨泉开始琢磨中信影视的事情。
在宁皓提出收购一家电影公司的建议后,林雨泉随即找到据说有着丰富经验的代理公司,不得不说,专业的代理公司办事效率就是高,如果让他自己去搜集资料,没个十天半个月根本搞不定,更不用说还要筛选,然后进行商谈,但对方硬是在短短时间内便替他筛选到中信影视这样一家符合他心意的电影公司。
其实中信影视成立的时间并不长,老板张忠信原来是京都电影厂的制片主任,因为见国内的电影市场逐渐火热,便在2002年初创立了这家电影公司,而且还说服了几个富家子弟做为公司的影视投资人。
正是因为背靠这几个富家子弟,所以虽然才成立两年时间,但中信影视却有着丰富的制作电影经验,到现在为止,已经制作并发行了三部电影,两部共六十集的电视剧。当然,这些电影电视剧可谓是毫无名气,反正以林雨泉如今博闻强识的记忆也没有任何印象,如果不是有中介公司搜集的资料,他还真的不知道会存在这样的电影和电视剧。
说起来,中信影视的运营一直非常良好,但谁也料不到,今年年初,张忠信准备大干一场,所以斥资800万,并特意找来京都电影厂的知名导演担任导演,但这部寄予他厚望的所谓商业大片,在上映后,竟然只收回200多万的票房,眼见亏损巨大,那些富豪子弟哪里还有耐心,纷纷撤资,表示不再继续投资了。他自己也因此差点破产,心灰意冷之下,这才起了卖掉公司的想法。
林雨泉最看重的就是中信影视自身完备的发行系统,在2003年**《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后,民营影视公司可以获得独立的电影制作权和发行权,不必再依靠国营电影制片厂了。得益于张忠信原本的工作经历和广泛人脉,他略施手段就拿下了专营国产影片发行资格。
而有了电影发行权,林雨泉就不再受制于人,势必会让他拍摄的电影在上映的时候轻松许多。
这也是林雨泉爽快同意450万的价格,没有计较能再压价的最重要原因。
等了一天,第三天上午林雨泉先是汇合了肖泱、宁皓,随即又在海滇某商业大厦的楼下汇合了等待多时的经理人,一行四人直奔大厦的六层,那里的半层楼都被中信影视租下用做办公室。
显然,中信影视即将被收购的事情在公司已经不再是秘密,林雨泉明显感觉到虽然众人表面看来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实则有些心不在焉,特别是看到林雨泉一行几人都显得格外年轻时,脸色顿时变得愁苦起来。
这么年轻,他们有经验吗?有投资的眼光和能力吗?估计又是些富家子弟,只是玩票而已。
再和前台的美女说明来意后,早已接到通知的她立即领着林雨泉四人进了一间还算宽敞的办公室。
“你们好,我是张忠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