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占据了国内手机市场超过40%将近50%的份额。
但是就是在这样悬殊的情况下。玫瑰手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
据预计,在2003年。中国的新增手机用户将会高达5000到7000万部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毫无疑问中国的人口优势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消费的巨大潜力就会迸发出来。
玫瑰手机的出现恰恰迎合了这种巨大的需要,尽管有些媒体在评论玫瑰手机和张晨的战略时认为玫瑰手机的价格过高,但是事实上已经有测评机构公开宣称,到2003年年底,玫瑰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将会高达10%。
这也就意味着,在新增的手机用户里面,将会至少有500万部手机是出自微星科技。
而事实上,这一个数据在刚刚曝光之后,就有许多的学者和市场专家在抨击。
无一例外,他们都认为这个数字太低。
国内一家权威的经济杂志跟踪了玫瑰手机发售以来的全过程,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突破百万部的恐怖市场效应让他们都很难做出判断,最终只能给出一个不低于30%的模棱两可的预测,也一度遭到市场的抨击。
直到1月中旬。
微星科技公司正式发布了20日的销售简报。
20天的具体销售额是121万4千余部,这个数字一经披露出来便再次引发了全国性的轰动。
国外的媒体毫不吝啬赞誉之词,与此同时,玫瑰手机的快速崛起和轰动的市场效应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大洗牌。
很快,一些敏感的媒体就开始纷纷发现像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三星等世界品牌,以及国内的博导,tcl等品牌也开始在寻求新的销售方案。
但是很显然,在绝对的技术差距面前,任何价格和优惠方面的措施都很难弥补这种骤然出现的落差。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手机产业技术人员甚至公开声称,玫瑰手机的出现直接打破了最前沿的移动通信技术壁障。微星科技迈出的这一步就足够让整个手机产业重新大洗牌。
如果在一年之内,世界上其余的手机生产商无法设计和生产出类似于玫瑰手机这样的智能机的话,到时候世界市场都会遭到大洗牌。
而中国市场,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这一段讲话刚刚披露出来的时候就遭到了质疑,但是随即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公开发表意见认为这个讲话值得相信。
理由非常简单。
玫瑰手机在技术层面的突破已经不再是单方面的进行更新换代的问题了,而是直接打破了低等技术层面的壳子,直接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
这种层次的变化,怎么可能靠一些修修补补的措施来弥补。
就像武器。以前是大炮,现在是导弹,你大炮造得再精良,也不可能跟导弹对着干,这本身就完全是不同层面的东西。
与此同时,半个月的时间。
截止到1月中旬。
微星科技集团已经在全国六十多座城市开设了客户销售体验中心和售后服务站,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大量现金的回流已经完全缓解了张晨的资金压力。可以说从现在开始微星科技集团就有实力参与任何竞争了。
不过令人诧异的。
即使是这一次的销售报告,张晨也没有提及玫瑰手机的海外发售问题。
随着玫瑰手机在国内越来越热,境外的很多媒体已经纷纷注意到在中国大陆周边的国家或者地区,已经有人开始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玫瑰手机了。
尤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