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上枷锁!”
姜伦淡淡道,“人这一生,每个阶段的想法都不一样,又怎么能保证对艺术的概念一生都相同呢?再说,我个人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并不算错,比那些打着艺术的旗号赚钱,糊弄大众的人要强多了!”
听姜伦的这番话,大家一片哑然,他们是艺术名校的学生,进校后无论是老师、校领导,还是校园随处可见的标语,都告诉他们,干这一行就是为了艺术活着,而没有说过,这一行是为了赚钱,那多俗啊?
不过多想几遍后,他们又觉得姜伦说的在理。
尤其是最后一句,多少人干这一行的人,嘴上说的是为了艺术,为了梦想,为了电影,为了音乐,为了这个为了那个。
但实际上呢?
都是为了钱、为了名,为了能多泡两个小姑娘,小鲜肉。
这几年就连独立电影、独立音乐也都被资本市场玩坏了,成了一个抬高逼格的文化标签,背后更多的事商业炒作,打着独立的旗号招摇撞骗,名不副实。
嘴上说着不愿与娱乐圈同流合污,不愿意把自己的艺术和娱乐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呢?
玩的比娱乐圈还娱乐!
又一个小姑娘问了,“姜伦,你以后会投资拍电影吗?”
“当然会!”姜伦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那你准备投资拍什么电影?大众电影,还是独立电影?”
“这个说不准!”姜伦笑笑,“但在未来的十年内,应该是投拍大众电影,主要是商业类型片!”
“那还是赚钱咯!”小姑娘笑笑,“你就没有想过做一些艺术上的事儿吗?”
姜伦说道,“艺术这个事儿,不是你说要弄,就能弄的,那些功成名就的艺术大师,也不是一天而成的,一个是累积,再一个创作的灵感,缺一不可!”
小姑娘不置可否,又说道,“我叫陈佳佳,是学表演的,希望你拍电影的时候,有机会能跟你学习!”
“那会是我的荣幸!”姜伦客气道。
一顿午饭吃完,这些学生们围着他讨论的越来越多。
但姜伦很喜欢这种氛围,和其他大学不一样,那些普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围着他拍照,签名,询问他生活中的琐事。
而中戏的学生,讨论的几乎都是跟学术有关的。
下午,姜伦来到戏文系。
中戏的戏文系在全国来讲能排第二,排第一的是中传,而且中戏的戏文系,主要以戏曲戏剧研究为主。
作为国内戏剧教育院校的佼佼者,中戏很好地展现了国内戏剧教育的优势,系统化理论模式以及科学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名列前茅。
但中戏的缺点,是课程设置过于偏重理论教学,明显的实践缺失。
此硬伤实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戏一直以来坚持“院带团”形式,在创办之初便设立了附属话剧团,?但短短一段时间之后,?附属话剧团便独立出去,?和其他剧团合并成了北-京人艺。
数年后,?中戏又成立了附属实验话剧团,?其构成骨干绝大部分都是本院选留的优秀毕业生,?但不久也独立成为了中-央实验话剧院,?现在和青年艺术剧院合并成为国话。
七十年代后期,中央戏剧学院又成立了话剧艺术研究所,?试图成为新的演出机构,?但寥寥数部戏之后便不再有所作为。
大量理论教学成果却没有实践场地,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
近几年随着影视剧喷井式的暴发,中戏原本培养话剧人才的主旨也渐渐改变,毕业生们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