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世争锋 > 第1198章 【督军招揽督军】

第1198章 【督军招揽督军】(2 / 5)

陷。如果军费无限制的增加,浙江的经济也必然崩溃,到时候可不是争霸天下了,连固守浙江这片地盘就很困难了。这些话,王学谦不能对手下说,眼下的浙江军政之中,心气高着呢?

刚刚拿下福建,似乎吞并周围的省份对于军队来说并不是那么的困难。

另外,王学谦不同于‘国党’的孙大先生,‘国党’在二十年的斗争之中,积累失败的经验,同时广撒种子,在各地都有支持者。王学谦就不同了,他能用的招数很少,最靠谱的是老蒋的贿赂手段,还不见得能成功。因为人家根本就不认他这个人。

可陈炯明不一样,这个人能力绝对一流,只是命运不济。

尤其是在政治立场上,简直就是眼下王学谦最喜欢的一个类型,孤臣。而且就他的性格来说,这辈子没朋友的类型,很符合王学谦的需求,用着放心,只要掐掉他手中的兵权,绝对掀不起浪花来。而且,陈炯明的政治主张就是‘联省自治’,压根就没有统一民国的觉悟。当然他的这种想法也是有原因的,广东不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广州偏安一隅,想要突破重重困难,北上击溃北洋主力,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可从另一面来说,陈炯明热衷的事业是发展地方,保境安民。

这和眼下的浙江和福建的发展战略是完全吻合的,这才是陈炯明在‘国党’内被所有人不理解,反对,甚至污蔑其‘杀人狂’之类的,名声在声名狼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在政治上很难获得同僚的认可,没有朋友帮衬,大老板又不喜欢,结局一定是很凄惨的结果。

可单比能力,陈炯明都是这是浙江省长张载阳和已经答应进入福建军政府的担任新省长的萨镇冰都比不上的。

能文能武,政治成熟,坚持本心。

道德君子说别人,那是骂人;可要是放在陈炯明身上,那不过是正确的评价。王学谦不知道,陈炯明后来在香港退隐的日子里那是贫困交加,生活叫一个艰难,天命之年就撒手人寰。不是穷死的。但也差不了多少,生病了,没钱看病。这位爷够任性的,在广东执掌一省的军政大权。就没有想过给自己留一点?

‘国党’那么多人,一个个把理想放在嘴边,也不是都这样过来的吗?

尤其是,在民国督军的收入就按照北洋的标准,不贪财。不敛财,一年拖拖的几万元。这笔钱,在民国至少能够生活上百年,养王八都够了,何况是个人?

只能说陈炯明在某些方面太过耿直了,谁能想到,本省的最高长官,竟然忘了给自己发工资?

后来,迎孙大先生入广州,陈炯明的部下也有很大的反对声。但他还是做了。从孙大先生入广州城的那一天,当时他们的矛盾并没有浮出水面,但孙大先生已经开始防着陈炯明了。明明是经验丰富的战将,却故意让他坐镇广州城,一点点的从陈炯明手里抠兵权。好在‘国党’委以重任的前线指挥李烈钧还算争气,没丢脸,在广西打了一个大胜仗,挽回不少声势,不然看他如何收场!

这也是一个入对了门,却站错了阵营的人才。如果他是浙江人。投在章炳麟的门下,‘国党’就绝对不可能让孙大先生成为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如果在黄兴门下,成为湖北实力派,那么他的人生将更加辉煌。可能没有孙大先生什么事了。早就功成名就,成为地方势力派,到时候是‘国党’求他,而不是他捏着鼻子将‘国党’收留到广州,最后被当成叛徒,清理出‘国党’。

浙江的吸引力惊人的。同时认清事实,不甘心流落海外当二流子的陈大帅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两天之后,陈炯明再次会面了王学谦,他就弄不懂了,原本他是准备送

最新小说: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状元郎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