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动不动给大哥甩脸子,这可是要造反啊!
已经失去了反抗的机会,海军协定签订的日期就不会远了,也就在近几天的样子。只不过美国谈判团和英国谈判团同意将民国问题摆上谈判桌,加上原先的法国、意大利也是同意此项的,很快作为日本谈判团的三位全权代表就有种被欧美列强坑了一把的感觉。
很难受,同时也觉得难以抵抗。
日本海军叫嚣着朝着世界第一流海军的目标前进,得益于日本军队素来的狂热和军国主义思潮。
反正在其他国家海军历史上,还没有一个海军强国的军歌,从……要死开始唱,最后全部死绝的歌词留给海军的,妥妥的把海军给玩残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战最后关头,日本海军动不动就用造价千万的战列舰,用寻死的方式去反击。
不过20年代初期的联合舰队,还差了那么一点,不敢和英国人的远东舰队龇牙,也没有勇气对上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似乎日本海军也知道,倒在他们面前,似乎都是外强中干的主。
北洋舰队如此,俄国的远东舰队也是如此。
当年俄国的远东舰队可都是比北洋舰队都要老旧的军舰,数量多,但是质量差,普遍航速在10节左右晃荡,吃奶的劲使出来,也过不了20节。可日本的联合舰队,都是新船啊!一溜的英国造,主力军舰的航速在25左右,大炮的口径也大,防护力也好。打赢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打不赢才怪了。再说了,联合舰队当时要跑,俄国的远东舰队是绝对追不上的,除非呆在军港里不出来,不然肯定是被动挨打的局面。
说是因为日本的联合舰队用了无线电,俄国海军还用旗语指挥,赢在了通信上,完全是扯淡。
因为这完全是两个时代的武器之间的较量,最直观的比较就是,英国军舰和俄国军舰的较量,这样拿出来,就根本没法比。当年的英国造船实力是世界最先进的,根本就不是俄国人能比得过的。
日本代表团发现,虽然十几年间。国内的海军本土化程度越来越高,可是他们也摸不准拿到差距到底是天堑呢?还是水沟?
总之,在压力面前,日本代表团已经没有了反抗的勇气。
大调子定下来。接下来几天内,就成了繁琐的讨价还价的细节,比菜场买菜都糟心,但民国代表团上下,包括团长顾维钧、副团长王宠惠等人都兴奋不已。因为谈判到这个程度,曙光就在眼前了,而且还是手拿把攥的成功。
如果要是有心人,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英国代表团的高层都去了纽约。
留在代表团中的是个小人物,朱尔典。
别看这位在民国,乃至清末的时候,都是在华夏高层,给皇帝、太后,摄政王。北洋大臣,大总统等人添了多少的堵,是个绝对不欢迎,但不敢赶出去的恶客。名气在权力中心是个谈虎色变的角色,可在英国政坛,朱尔典不过是个小角色,小人物。
英国在远东的大人物,就两个,印度总督和海峡总督。
前者就不用说了,后者的身份让人有些疑惑和猜测。海峡,难道是马六甲海峡?
可以说是猜对了一半,英国的海峡总督的总督府在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管辖区域包括马来地区、新加坡、斯里兰卡、孟加拉地区、缅甸、太平洋所有英属岛屿、印度洋所有英属岛屿等。直接隶属于皇室,地位等同于印度总督和埃及总督,虽然在三大总督中是地位最低的,独立最晚的,但身份是高于普通内阁大臣。
当年朱尔典在远东担任英国驻大清和民国公使,但他上报的第一对象不是英国外交大臣。而是海峡总督府。因为英国的管辖区域实在太大了,往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