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魏宫廷 > 第339章楚国的溃势
背景色:字体:[]

第339章楚国的溃势(3 / 4)

了夺权而同室操戈,似那般他楚国尚有伺机收复失地的机会,否则,溧阳君熊盛的迁都提议,不过是让他楚国从「立刻死亡」变成了「慢性死亡」而已,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但不管怎么说,「慢性死亡」总好过「立即死亡」,至少这样还有一线生机,只要魏国日后犯下了什么过失。

问题是,魏国当真会犯下什么过失么?

一想到这个问题,楚王熊拓就不禁有些茫然。

要知道,虽然他的年纪比平舆君熊琥小了六七岁,但他终归也年过五旬了,而他的堂妹夫、魏王赵润,现如今还不到四旬,若要比二人当中谁能熬地更久,说实话熊拓毫无信心。

可关键就在于,魏王赵润不死,魏国岂有犯下重大疏漏的可能呢?

纵使是楚王熊拓也必须承认,他堂妹夫赵润,实乃是自古以来少有的明君雄主,相比较韩王简、齐王僖等雄主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思忖了半响后,楚王熊拓长叹一声道:“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了……”

言下之意,即他默许了丞相溧阳君熊拓那「迁都彭蠡」的建议。

当然,虽然已迁都彭蠡,但这并不表示楚国会一口气放弃其余的大片郡土,这样的话,就起不到争取喘息时间的效果,因此,该打的仗还是要打。

魏昭武九年五月下旬,魏将伍忌攻破「西郢(江陵)」,西郢君熊焘见大势已去,便率众向魏军投降,乞求免死。

鉴于西郢君熊焘乃是楚国少有的比较贤明的邑君,而不是前巨阳君熊鲤那种横征暴敛的邑君,魏将伍忌遂接受了熊焘的投降,按照惯例,接管了熊焘麾下的残军,且派魏卒护送熊焘一门前往雒阳觐见他魏国君主赵润。

而伍忌自身,则驻军西郢,一方面按照天策府的命令封锁江域,切断楚国与巴国的水运联系,一方面则寻思跨江攻打江对岸的「黔中」、「长沙」两地。

甚至于,就连巴国,伍忌也想尝试看看能否将其攻陷,毕竟巴王鷿如今就在他魏国境内,这意味着他魏国有夺取巴国的名分——不,不能叫做夺取,而应该称作收复。

不过话说回来,就连伍忌都知道收复巴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无关巴国境内楚将斗廉率领的几万楚军,关键在于秦国,秦国的主帅长信侯王戬,目前仍在攻打蜀国,倘若被其得知楚国失礼,相信秦国十有八九会撕毁先前与楚国的协议,立刻占领巴国。

到时候,只要秦军扼守「鱼复」、「扞关」,伍忌几乎没可能从陆上突破秦军的防守。

毕竟秦军可不是楚国军队那种羸弱的军队,就算是魏国的将领在迎上秦国军队时,都必须报以十二分的警惕。

“唯有尝试用水路进攻了。”

伍忌抓了抓脑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毕竟他是陆上的悍将,但若涉及战船水战,说实话伍忌一窍不通。

但不管怎么样,他还是下令在西郢县的港口建造战船,准备用于日后收复巴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伍忌还亲笔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驻守巴国的楚将斗廉手中。

伍忌在这封信中告诫斗廉:目前楚国失利,若秦人得知,必撕毁协议、猛攻贵军,则贵军不能保全巴国,与其到时候夹缝求生,将军何不于此时携巴国而降魏?

所以说,伍忌其实也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只是……可能是真的不适合临阵指挥。

但很可惜,驻军巴国的楚国老将斗廉,他并没有听从伍忌的奉劝,当斗廉得知西郢县已被伍忌所攻陷后,立刻调集军队兵出巴国,试图夺回西郢。

毕竟据他所知,伍忌麾下的兵力也不多,也只有寥寥两三万人而已。

此时,伍忌麾下猛将冉滕已

最新小说: 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异界争霸之绝世召唤 红楼从庶子开始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红楼晋升之路 远山破阵曲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