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魏宫廷 > 第1335章:曲梁侯司马颂

第1335章:曲梁侯司马颂(2 / 3)

为了表彰司马防的功绩,魏王赵侈册封这位本国的悍将为「曲梁侯」,将如今韩国馆陶县一带封赏为封邑,叫司马防在曲梁训练兵马,成为魏国北方的倚重。

不得不说,当时赵弘润的祖父魏王赵侈,虽然那时候已年过半百,但仍有一颗与韩国争雄的雄心,那时魏国的北防,还是颇为强大的。

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韩国正陷入诸家臣内乱的内战,而待等韩国内部结束内战,将矛盾转嫁到对外矛盾之后,魏、卫两国就渐渐吃不消了。

待等曲梁侯司马防与长子英勇战死馆陶曲梁一带后,大片原本属于卫国的领土被韩国侵占,即如今的韩国邯郸郡南部。

曲梁侯司马防战死之后,只有一名幼子司马圭在家仆的保护下逃到了国内,朝廷感于司马防与其长子战死沙场,并未收回官爵,且在封丘一带,重新划了一小块地,让司马圭居住。

而司马颂,即是司马圭的嫡孙。

值得一提的是,在司马氏的族谱中,赵弘润还看到了河西守司马安的名字。

经过了解他才得知,原来在几十年前,司马氏本来就是魏国北疆一带的名门豪族,堪称是将门子弟,曲梁侯司马防,以及后来出任天门关守将的司马氏一族,其实是同族。

若是论亲份的话,曲梁侯司马颂,与河西守司马安乃是同族兄弟。

也难怪当时朝廷并未收回司马防那一支的曲梁侯爵位,原来当时的司马氏在北方还是颇具势力的,只可惜今时今日,无论是曲梁的司马氏,还是天门关的司马氏,皆因为韩军而家道中落。

“曲梁侯司马颂,居然是司马安大将军的同族兄弟?”

喃喃嘀咕了一句,此时赵弘润已隐隐有些恍然,为何当日南梁王赵元佐在怀疑曲梁侯司马颂的情况下,仍然不敢轻举妄动,多半是顾忌河西守司马安。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纵使司马氏已不复当初那般兴旺,但只要司马安还在,相信就不会有多少人敢动司马氏的子弟。

而在赵弘润暗暗嘀咕的同时,宗卫长卫骄则捧着那份情报啧啧称奇,倒不是吃惊于司马安与司马颂的关系,而是惊讶于这份情报中,还涉及到韩国国内的一支司马氏,即如今已成为「北原十豪」的韩将司马尚的那一支。

不过想想也是,当初司马氏是位处于魏、韩国界如今的名门望族,在魏国战败的时候,有一部分司马氏的人投靠韩国,这并不是值得什么奇怪的事。

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只能说,可惜了司马尚那位几乎凭一己之力打败了整个卫国的猛将,出生在韩国的司马氏,而不是魏国国内的司马氏。

当然,这只是猜测而已,毕竟并没有确实证据,能够证明司马尚就是投奔韩国的原魏国司马氏后人——齐国、楚国那边也有以司马为姓氏的人,难道都是同族不成?

“咦?”

忽然,也不晓得看到了什么,卫骄惊讶地说道:“殿下,曲梁司马氏这一支,似乎就只剩下司马颂了?”

“什么?”赵弘润闻言一愣。

要知道,虽说曲梁司马氏这一支在几十年前遭到重创,像司马防父子等人皆战死在沙场,但事隔两代,人丁应该也兴旺起来了,怎么可能只剩下司马颂这一支?

“宗府的记录中写着,十几年前,曲梁司马氏遭到袭击,除司马颂外,其余家人皆死。”卫骄解释道。

听了这话,高括在旁补充道:“这件事我已打听过,据说是当时的曲梁侯司马圭亡故前,喟叹父兄的遗骨仍在韩地,因此,待老人家丧事办完后,司马圭的长子司马享,与兄弟司马敦,雇了一批游侠,打算偷偷跑到馆

最新小说: 状元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神话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