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宋仕妖娆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春闱2

第二百八十二章 春闱2(2 / 3)

隔成了四十个小间,每个小间只三面,其造型和后世公厕的蹲位类似。

如此造型,方便监考官和考务巡察。

负责的监考的官员也吃过东西,直到考厅内所有考生都安静了下来,才带着两位属僚和四位禁军走进考厅,准备开始考试。

考生都将自己的桌面收拾干净,正襟危坐等待着开考。

考官要再次宣布一次考场纪律后,才让禁军士兵将考题贴在迎面墙上。

李凤梧和秋闱一般,并没有急着去看考题,而是先站起来活动了一番,活络了筋骨,将身子热起来,又去倒了杯热水,这才去看了考题。

今次进士科,考题共有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经《论语》十帖,《春秋》、《礼记》墨义十条,基本上和秋闱相同。

别看说的简单,题量之大,一天两天难以完成,是以科举考试都是三日,在以往还是考三场,庆历新政之后,改成了三天连考。

春闱期间,考生都要在国子监贡举内被关上三日。

作为应试高手,李凤梧贯行秋闱的策略,

先做简单的送分题,再做中等难度的平行题,然后做高难度的选拨题,最后是遴选人才的秃头题。

是以先做帖经,即是默写论语中的经典段落,属于基础送分题。

毕竟参加春闱的都是秋闱高中的举子,能过秋闱之人,谁不是将论语倒背如流,区区默写,别说李凤梧没难度,贡院里随便逮一个出来都能轻松搞定。

李凤梧小心翼翼,一个字一个字谨慎的书写,在天黑之前,将帖经搞定,有趁着天光未黑,仔细检查了好几遍,这才将帖经答案誊抄到考卷上。

有了秋闱的经验,李凤梧一入夜,就迅速吃饭,洗漱,然后铺好棉被,缩进被窝里数水饺。

若是睡得太晚,被先入睡的人打呼噜惊扰,今夜就便想休息了。

监考官和考务则要辛苦一些,需要分工守夜。

清晨醒来,李凤梧果然发现不少人精神萎靡,显然昨夜未能睡好。

都是竞争对手,敌人的失败就是自己的成功,李凤梧是有点幸灾乐祸的,没办法,谁叫自己就是这么的腹黑呢。

吃了朱唤儿准备的吃食后,在原地运动了一番,做了些许深蹲,活络开身子之后,又去倒了杯热水备着,一边磨墨一边准备答题。

因昨夜反复检查了帖经,今日不用再检查,立即着手墨义答题。

墨义,又叫经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问答题,这对自己而言也不难,毕竟这段时间看了那么多注解集,且又有过目不忘的金手指。

先在草稿纸上将答案草拟好,然后仔细检查核对之后,再一字一字的誊抄到试卷上去,堪堪在午饭饭点前做完墨义,李凤梧先吃了午饭,虽然是春天,但今日依然艳阳,有着小小的春困,意思便意思着小憩了一会。

小憩之后,去洗了个冷水脸清醒一下,收拾妥当正襟危坐准备着手最重要的诗赋论。

大宋科举考试,要求必须是格律诗,赋也是律赋,这个要求是相当苛刻的,对考生的文学素养和基本功要求极高。

比如诗,首先讲究一个破题,和明清八股文中的破题差不仿多,要求考生从《十三经》中找出题目出处,然后破题,这要求考生对《十三经》背诵得滚瓜烂熟才能做到。

而科举所作之诗和寻常作诗不同,是官场诗,甚至有可能被天子看见的,因此思想内容上,都必须得伟光正,缺乏灵动和灵韵,这样一来,就加大了考子对诗的形式和用词的掌握,做出来的诗在对仗、用韵上不能有一点差错,当然,还得切

最新小说: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红楼从庶子开始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战地牧师日记 异界争霸之绝世召唤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 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远山破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