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些怪异的情绪。
很心疼。
她和睿的交集不多,这么多年,睿故意躲着她,她也故意躲着睿。
可是仍然是每一次靠近之后,都会有那种怪异的感觉出现。
就好像……认识了很久很久。
那种眷恋与依赖,融于血脉。
那些花蜜席卷着水灵珠中的水系灵力,灌入睿的体内,甚至……潜移默化了那些水系灵力,让那些灵力变得好似冰一般冷冽。
金木水火土,巫苓还从未见过冰系,不由得觉得有些惊异。
若是这系灵力能够留下来,那么那些书卷之中,便又有可记载的了。
全部的花蜜落入睿体内,巫苓将被褥重新给他盖好,挑了下唇角,起身退开,静立于太后面前。
“干得不错。”太后歪了歪头,心中知晓睿已无事,心情大好,赞扬了一句。
“嗯。”母后这样说,巫苓反倒不知该回答什么了,只是恭顺的站着。
“巫苓……”过了半晌,太后才缓缓开口道:“母后有事问你。”
此时太后已经全然淡定下来了,她心中知晓,睿不会有事了,但是,该说的还要说。
“母后请说。”巫苓的心,跳了一下,隐约猜出了母后想说的是什么事情。
“此番秋祭,母后本以为你会动手……”太后手中茶杯放下,发出咯的一声,抬眸看向巫苓。
巫苓的心,随着太后说的话而猛烈的跳动,她不知该如何接话,只是一只呆呆的低着头,默默地听着。
“但是……”太后话锋一转:“也多亏你没有动手,不然王爷这病,也不知会不会受影响。”
巫苓默默的听着,听太后说话,就好似听那庙中的和尚讲经,需要动一番脑子,还不一定能理解。
偏偏巫苓的脑子并不是特别好用,她连思考都抓不住重点。
她一向直来直去,要做就做到底,是属于一条路走到黑都不去想路为什么会黑的那种人。
但是这么多年和母后相处也让巫苓知道,无论母后说什么,自己只要一直安静的听着,母后便一定会自己说出最后想说的话。
果然,在太后绕了几个弯子之后,终于说到了正题上。
“母后希望,虽然秋祭已过,但巫苓答应母后的应当还是做数的。虽然这初时与巫苓所定的时日算是赶不上了,但巫苓要知道,母后不怪你,也不催你,你心中也得自己有数……”
巫苓低着头,并未接话。
虽然巫苓一直是沉默的不说话,太后自然是知道这个女儿的心思的,每次与她谈话,若不下猛药,她自然是不会乖乖听话,立刻就范。她依然是有自己的心思的,唯一能够困得住她的,就只有自己曾经对于她的恩情。
于是太后重拾旧话。
“巫苓可别忘了,是谁将你从山中带出来,赐你这一身本事的。若你用这本事反我,那便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你可懂得?”
“……巫苓懂得。”沉默半晌,巫苓接话,依然不肯抬头看太后一眼。
每次看到太后骄傲的目光,满是杀意,就会让她觉得来自灵魂的罪恶。
“罢了,巫苓离去吧,若是何时母后心中有了定数,再通知巫苓。”太后扬扬手,示意巫苓可以离去了。
“是。”巫苓恭顺的行了个礼,打算退去。
“对了。”太后突然抬眸,唇瓣轻轻弯起,又是一个标准的微笑后道:“你临走之前,交代帝君放了那个抓伤王爷的小蹄子这事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