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言语形容。
找了半天,发现徐腾在会客厅里一个人安静喝茶,李东盛明知徐腾有事,可能是想要安静一会儿,仍然得厚着脸面过来打扰。
徐腾很有耐心,听这位李董事长将国内电器产业在2005年的各种问题吐槽一番。
做事业,到了他们这种程度其实都差不多,人前风光,人后苦逼,各自压力山大。
“我明年会有很多新动作,重点投资手机产业,你可以跟着多做一些投资,但作为神州电器集团的董事长,你心里还是要明白,这就是一个苦逼的产业,痛并快乐着吧。”徐腾也只能这么说了。
如今这年月,做实业的不如狗。
做电器的更是苦,远不如地产业安稳,可越是这样,神州电器集团越要坚守电器产业,想办法将对手挤走挤垮。
“赚钱这种事,您就指望在华银财团的其他投资盈利吧,电器产业,您就拿出不赚钱也要做到世界最好最优的理念,您大可放心,反正只要不赔钱,不管是我父亲,还是我,都会继续支持您。”徐腾尽力表个态,安慰这位李董事长。
李东盛的神州电器集团,TCL和小天鹅两个品牌的产品线还是能赚钱的,美菱和容声简直就是赔钱大王,现在只能将逐渐淡化美菱,专注推进容声在冰箱领域的进步。
TCL的定位相对更综合,主要集中电视,同时也有小家电、燃具、热水器、空调。
这些布局没有错,问题是在市场上,不管是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小家电……都是薄利多销的大恶战,李东盛还要咬牙推进液晶电视和显示器的战略,可以说是一个最痛苦的阶段。
中国就是这样的市场,产业淘汰升级的速度太惊人,十年前,家电还是国内公认的高科技产业,现在已经有点日落西山,变成了夕阳产业,各种洋品牌更是日渐衰落,惨淡经营。
李东盛2003年跻身华银财团的联席合伙人时,志向颇为远大,想要做国内家电霸主,现在还谈什么霸主,能活下去,能比海尔、美的、格力多一点点的毛利率,那就算是人生的新巅峰了。
“太子,神州电器这个情况真是度日如年,两年前还不是这个情况,现在不仅洋品牌要亏,国产品牌的亏损可能性也不小。现在想想,徐总那时候坚决否决我们收购汤姆逊公司,真是救命的决策啊。”李东盛感慨不已,当初要是收购了,那简直是一场噩梦。
李东盛不仅是来找徐腾诉苦的,感激的,而是来找项目的,能赚钱的好项目,“太子,你最近准备做什么项目?”他谈了半天,这才切入正题,他真正关心的问题。
上午的会议,徐腾一直挺沉默的,只是表态要继续扩大高新科技投入,具体要投哪些新项目,一直没说。
李东盛的想法很简单,先下手为强,看看徐腾这边有没有神州电器能联合投资的项目,抓住机遇转型,不能继续吊死在电器产业了。
“我们推出了一部腾讯的PDA手机荣耀P1,成绩不怎么样,销量有点低,不过还是要继续这条路,明年准备在手机电池、芯片、摄像头、镜片、软体、存储卡几个方面都扩大投入。有一个很有趣的项目,香港有一家电池公司,他们的电池技术是引进于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电池,因为这个技术缺陷还蛮多,但又很有前景,我投了三千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明年打算继续扩大投资,要做,咱们就做国内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商和研发机构。”
徐腾知道李东盛的意思,事实是他手里的项目确实太多,现在数一数,差不多有40个高新技术项目,仅是智能手机领域就占了15个,每一个都有机会赚钱,而且很可能是暴利,李东盛真心想弄一两个回去撑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