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也是正常的事情。
“忠臣不敢当,却也是从来都没有做过损害朝廷利益的举动,为官几年,半两银子的贿赂都未曾受过!”李定方挺起胸膛与崇祯直视,这话他可以说的理直气壮。
这气势与底气让崇祯微微有些动容,但是脸上依旧面无表情,李定方着实是一个能干的人不错,否则就算是自己再无人可用也不会提拔些庸人如此之快,只是后来宁致远的事情让他知道,这种事情还是不要犹豫的好,宁致远的经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既是忠臣,为何与贼子走得如此之近?”崇祯冷笑。
“臣与致远相识于崇祯二年,那时候臣食不果腹命悬一线,致远也只是一个农家子弟,一心想着可举报国何来反贼之说?”李定方说的坦坦荡荡。即使从初次见面开始他就知道宁致远不太安分,但是说是反贼还是不恰当。
反贼到了他们那个程度,救了千万百姓的性命和诛杀数十万异族的壮举,那还叫反贼吗?不能吧。
“那现在又如何?”崇祯也不相信宁致远从吃不饱饭开始就就想着造反,那也有些扯淡了。
“几个月之前致远还从未有过侵占大明的举动吧,现在...是什么原因陛下也知道!”
“就为了一个女子?”崇祯觉得异常荒唐。
“就为了一个女子他可以连命都不要做出这种事来有什么好奇挂的?!”李定方回应道,“陛下也不是因为觉得这位女子无足轻重所以才有此举动的吧,只怕也是认为致远还没有足以碾压大明的实力!”
“他凭什么有这样的实力!”崇祯有些不甘。
李定方这则有些意味深长了,看着崇祯充满病态红色满是皱纹的脸,“论土地陛下您是致远的二十倍有余,这个问题你一定也知道,不过也确实应当再了解一遍了...”
“说起来也简单,杀尽领地内的贪官乡绅。”
崇祯沉默,宁致远几年前就是这么劝诫他的,而自己也照实做了,取得的效果如此惊人。
“你可知道朕找你来所为何事?”崇祯半响后才缓缓开口道,身子舒展了一些让自己躺起来更舒服。
“如果不是要杀微臣的话,那现在应当是无事了。”李定方神情自若,他刚刚已经拿出来了劝解城外宁夏士兵退军的书信,所以崇祯也该打消了求和的想法吧。
“不,朕要你去求和!”崇祯打起精神,双眼冒出精光,锋芒毕露。
.........
就像压倒伤痕累累那些漠西蒙古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们的援兵撤退,大明朝廷风雨飘摇中的最后一击也终于来了。
李自成躲进了山沟,但河南的张献忠可不安分,同样不安分的还有他们手下的反贼,过惯了吃肉喝酒**掳掠的日子谁能吃得下糠咽菜,再加上现在朝廷的威信简直就是降到了有史以来的冰点,能不能通过这一关还是未知数,以张献忠同学的性格,观望到这儿就够了,差不多可以反了。
投降一波之后他们的实力非但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失,反而隐隐有了增强,手下已经有了十一二万的人马了,而且关键的是张献忠同志的性格大变,深知有一支厉害军队的重要性了,否则在这战火纷飞的夹缝里,他连自己的尸骨都守不好,于是很自然而然地重用了他的其中一个干儿子,张定国。
收干儿子确实是一个十分不错的笼络人心的方法,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有人白白叫爹还让他们忠心无比,要是碰到一个能力超群的干儿子,那就更是赚大了。
张献忠此时就是这个状态,诚然以他的性格原本就算再怎么样也不会让张定国掌握多大的权力,但是现在真的不一样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