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啊!”
杨慎矜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韦坚是太子的内兄,皇甫惟明少时与太子从游,交情深厚,二人可谓是太子的左膀右臂,把二人弹劾倒了,将来太子一旦继位,岂会放过他?
结果史敬忠却说道:“杨公不必过于担心,我夜观天象,不出十年,天下必将大乱。此事过后,来日杨公可退居临汝,购买田产为将来做打算。”
史敬忠说得很认真,杨慎矜听了不禁一惊:“史先生,不出十年天下果真会大乱?”
史敬忠也可算上一个怪人,他幼年即出家当了和尚,成年之后又蓄发还俗。他精通周易八卦和阴阳术,能测人生祸福,驱鬼除邪,还能勘断世之治乱。
认识杨慎矜之前,他在长安就很有名气了,时常出入于权贵之家,人称“史半仙”。史敬忠在长安城内也有宅子,不过他厌烦都市的喧嚣,一年之中,有大半时间隐居在临汝山。
杨慎矜的身份也比较特殊,他是隋炀帝杨广玄孙,齐王杨暕曾孙 ,隋王杨政道之孙,弘农郡公杨崇礼之子。为人深沉刚毅,富有才干,且相貌堂堂,尤善理财,政绩卓著。
因为他是隋朝皇族后裔的身份,史敬忠有意接近他,一来二去,两人过从甚密,可谓是无话不谈,彼此推心置腹。
杨慎矜对他的本事也深为佩服,但大唐如今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盛世,对史敬忠的推论,杨慎矜还是有些难以尽信。
杨慎矜无意中表露出来的怀疑态度,让史敬忠暗暗有些失望,他说道:“杨公,此乃天机,不可不信也。不过,此事可容后再作打算,眼下杨公不可犹豫,须得即刻上表弹劾韦坚与皇甫惟明,否则得罪了李林甫,杨公大祸不远矣!”
听史敬忠如此说,杨慎矜不敢再犹豫,很快写了一份弹劾奏章呈送入宫。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就此被引爆。
如此是李林甫的亲信首先上表弹劾韦坚和皇甫惟明,皇帝或许还有些怀疑是李林甫挟私怨而为之,但杨慎矜上表弹劾,情况就不同了。
在皇帝眼中,杨慎今一向是个正直的大臣,政绩卓著。他的弹章可信度高,皇帝顿时龙颜大怒。
李林甫之所以让杨慎矜先上表弹劾,正是原出此因。得知皇帝大为震怒之后,李林甫立即狂追猛打,让手下的王鉷等纷纷上表弹劾韦坚和皇甫惟明。
成败在此一举,皇帝午时急召李林甫问策时,李林甫对皇帝说道:“坚为戚里,不合与节将狎昵,二人避人耳目,寅夜私会于景龙观,必是要里应外合,构谋规立太子也。”
太子李亨为储君,对李林甫来说是如芒刺在背,做梦都想把太子扳倒,眼看良机已至,不免有些急于求成。
皇帝本来对太子已心生猜忌,然后李林甫这番剑指东宫的话,反而让他想得多了一些,他当即下旨缉拿韦坚、皇甫惟明下狱,对太子却只字未提。
李林甫警惊过来,心中暗惊,也不敢再行进言,连忙告退。
好在,身为太子李亨左膀右臂的韦坚和皇甫惟明是在劫难逃了,若能让二人供出太子,就还有机会扳倒东宫。
皇帝圣旨一下,大批禁卫立即出动,直扑韦坚与皇甫惟明府上,不由分说,破门而入,将二人以及家小尽数押入天牢。
李林甫更没闲着,也迅速着手布置,指令心腹手下王鉷、吉温和杨慎矜一起,立即到天牢刑讯韦坚与皇甫惟明。
其中吉温很值得一提,他是洛州河南人,故宰相顼从子也。性阴诡,果于事,是有名的酷吏。往天牢前,李林甫还特意把他叫到跟前吩咐,不管用什么手段,务求让韦坚与皇甫惟明供出太子。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