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玛爵士前往码头上迎接。并且将昨天帝国外交大臣唐绍仪抵达之后的反应,以及之后的举动,原原本本的向寇松伯爵报告了。
“哼!看来那些黄皮猴子,是铁了心要夺走我们的海峡殖民地了。”寇松伯爵冷哼一声。
“伯爵阁下,这一次,美利坚合众国会站在你们这一边,支持你们的正当要求的。中国人想要肆意的掠夺大英帝国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修斯说道。
在一同赶往新加坡的路上,他就已经和寇松伯爵达成了共识了。如果让中华帝国获得了海峡殖民地的话,那么,整个南洋都将成为中华帝国的地盘。别忘了,美国在南洋还有一块菲律宾殖民地。再往东的话,还有关岛等太平洋上的岛屿。这些殖民地,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利益所在,也是保护美国本土的重要屏障。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英国人的。
“感谢国务卿阁下的帮助。”寇松伯爵说道。
寇松伯爵对于亚洲乃至远东的事务,无疑是很熟悉的。这和他之前的仕途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寇松伯爵出身于英国的贵族家庭。是第4代斯卡斯代尔男爵最大的儿子。1885年他牛津大学毕业后就成为索尔兹伯里侯爵的秘书。1886年,索尔兹伯里出任首相。在他的举荐下,寇松的仕途之路最初就颇为顺利:1886年当选为议员,1891年~1892年出任印度事务部次官。
1888年后,在索尔兹伯里侯爵的建议下,寇松伯爵以议员身份周游世界。根据游历、考察的体会,他陆续出版了《中亚细亚的俄国》、《波斯与波斯问题》和《远东问题》。在这些著作中,他指出,要想维护英帝国的海外“疆界”和霸权,英国应当以印度为基地与俄国展开对中亚的争夺,并依托印度“打通远东门户的陆路和铁路”,通过海上力量保护,巩固它在远东的优势地位。
1898年,当他39岁时,寇松被任命为英属印度总督,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印度总督。并且在第一个五年任期届满之后,连任了一届。为了巩固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他承袭了传统的“分而治之”的殖民统治原则,1905年,他公布了把孟加拉省划分为两个行政管理区的法令,用了孟加拉复杂的阶级和********,煽动印度教徒和******教徒之间的矛盾,破坏和分裂孟加拉民族的团结。他把印度视为英国同列强争夺中亚、远东的基地,以便宰割、兼并远东那些在他看来“政治边界”尚未确定的国家,因此他在英属印度实施高压政策。为了同俄国在中亚展开“大博弈”,他鼓励同波斯的贸易,1903年访问了波斯湾,同年他派荣赫鹏率军侵入中国高原,1904年攻占日光城,又逼签《日光城条约》,1905年又胁迫九世班*禅到印度,企图把高原地区从中国分裂出去,进而取得在中亚争夺中对沙俄的优势。
但他的举动激起了中国与南亚人民的反抗,也引起了俄国对英国的怀疑,打乱了英国的全球战略。最终,寇松伯爵不得不辞职。但是,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内阁的外交大臣了。
黄帝纪元4620年5月27日上午,在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府的一个会议室内,中英谈判正式开始。基里玛虽然虽然是海峡殖民地总督,但也没有被允许参加这一次的谈判。整个会议室内,除了唐绍仪、寇松伯爵,美国国务卿修斯之外,就只有他们的秘书,翻译人员和记录人员了。
“先生们,中华帝国和大英帝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于你们两国这一次因为误会而爆发的冲突,美利坚合众国深感担忧,这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希望中英两国能够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这一次的冲突。这样的话,对全世界的和平都是非常有利的。”美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