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我的探长生涯 > 第一百零四章 主动

第一百零四章 主动(2 / 3)

洲的伟大战绩。就像德国,如果没有铁血宰相俾斯麦铁血统治哪来的普鲁士以一个小的邦国打败强大的法国。

目前的中国已经极弱依久唯有下重药不可,独裁便是这个重药。在换谁独裁的这个问题上,孙伟感觉自己比谁都适合这个位置。袁世凯是一个旧官僚,脑子里全是旧的思想,他不能超越这个时代领导中国走向富强。孙中山这个人太民主了,对手下放权太厉害,所以造就了一批新型的军阀。如果他还在世,这些军阀一个也不敢妄动,如果他能够长寿一点,统一了整个中国培养了自己的接班人,那时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他的威信那些军阀也就没什么作为了。但是,最关键的就是孙中山的寿命太短,到那时又是一个南方的军阀割据。这些都是孙伟前世历史上所发生的,历史还是像原来历史一样发展,那么中国还要多承受几十年的苦难,这是孙伟所不想看到的。所以孙伟要争,要争就要去奋斗,要奋斗就要有忠于自己的军队,毕竟毛爷爷说的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孙伟先派人在武汉三镇的城市里摆上招兵处,挑选那些身体强壮、没有劣迹、不吸食鸦片的精壮为兵,又派人到乡镇每村每镇的游说那些淳朴的老百姓去当兵。孙伟开出的军饷很丰厚,每个人除去军装伙食可以得到五块龙洋,比原来的新军饷银还高一点,只要通过筛选便可以领到第一个月的饷银,还可以帮你发放到家里。在民族大义和丰厚的饷银双重诱惑下,在征兵处的报名者已经是人多为患。对于那些知识青年,革命是一个很赶潮流的事情,所以参加者甚重,孙伟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教导大队,意在培养这些知识青年为最下层的军官。孙伟前世虽然是一个军事发烧友,谈一谈闪电战、大兵团作战、机械化作战、步炮同步作战还可以,但是对于一个没有接受正规的军事化训练的人来说,真正的指挥军队作战还有很大的困难,更不要说去教别人来打仗了,那就纯属扯淡了,所以孙伟急需一批经过实战和军校的军事顾问。

在孙伟心目中最理想的军事顾问就是德国人了,因为德国人有一种很好的品质那就是严谨、认真。虽然德国人有非常的古板,但他们的古板造就了德国强大的军队。德国人非常的认真,据说德国人给中国修的下水道,时隔五十多年下水道的备用零件还是洁净如新。不过孙伟现在不仅没有德国的军事顾问,他连中国的军事顾问也没有,只有几个武备学堂的速成生,其军事素养还不如自己这个业余的。孙伟只得自己训练新兵。但是这个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孙伟对士兵不苛刻,虽然训练的时候严肃了点,但是在平时还是很随和的,常与士兵讨论一些时政,进而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渐渐地这些新兵都受到了他的影响,把孙伟当成了长着者,对孙伟敬畏有加。

经过了三天的招募,孙伟招了一万多人,多亏当时缉获存银三十余万辆,才没有动孙伟的首饰。在招募的新兵里,孙伟取消了旧的军事编制,改用列强的军队组编方式。

孙伟首先用投军的学生建立了一个五百多人的教导大队,下设两个教导中队,每个教导中队下设五个教导小队,每个教导小队为十人。每个大队设正副大队长各一名,每个中队设正副中队长各一名,每个小队设正副小队长各一名。教导大队只有刘飞一个大队长和十个代小队长负责训练,真正的长官等到训练完在任命。

孙伟规定一个班步兵有十二个人,设正副两个班长。三个步兵班和两个警卫兵为一个排,设正副排长一名,一个排满员四十人。

三个步兵排和一个十人的炊事班、两个传令兵(一个兼做司号兵)、一个警卫班为一个连,设正副连长两名,一个连满员一百四十六人。

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排、一个炮兵排、一个警卫排、一个通信班(班长兼做司号目)、一个人

最新小说: 神话版三国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