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回到东汉末 > 本书军队编制设定

本书军队编制设定(2 / 3)

:一般带五个部,其中一个部为自己直系部曲,亲自带领。另外四个部另行有部曲督,这四个部曲督只是在行军打仗时或是有任务时才听校尉的话。所以有时,别说是校尉了,就算是一个杂号将军,只要没事了,手底下也只有自己的那500多正编兵以及若干杂兵。想要造反那是不可能的。

都尉:意思和校尉差不多,具体如何,本书暂不出现这个编制。

名号校尉:正式得到朝廷认可的校尉,可以自行招兵。规定人数内可以享用国家的钱粮。其它的自己招十万兵,自己设一大堆将军什么的,也只是领兵的数量到了,吃的喝的用的每月的军饷都要自己花钱,说白了就是有了招兵的权利后,自己招的私兵。要是没招兵的权利,招了兵,那就是贼兵了。一般谁要是乱招兵了,当地县令太守什么的知道了,那可是发兵灭贼的。有了一定地位的人也可以按规定招一支家兵。招的数量多少就不好说了,三国这个乱世,规定五百人,要招五千,只要没人管得了,也一样可以。

以下是本人的罗嗦话,只是帮助理解上以设定的解释,没有细细的整理,可能看起来很乱,也可能和很多人说的不一样,也可能本人说的是错的,所以可以不用看。

部曲督可能有没有实权的副将,这个副将可能就是“裨将”。带兵多的将军下面可能有没有实权的“偏将”作为副将。当然称呼时还是称为将军的,连起来就是偏的将军,但是不会“偏将军”这种杂号将军。

普通的将军,不管是多大的,正编部曲只有一个部曲督,这是为了防止将军兵多了造反,如果有战争或是有任务在身时才会临时编排一支军队,人数多少不定,时间也不定,可以是几天,也可以是十年。常领军超过这个数的,就是重号将军,两汉重号只有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前、后、左、右、将军。这些将军才能超过一个部曲督之数。当然了,也可以自己招兵,只不过这些兵朝廷是不会承认的,东汉末年到三国,也没有人会去管是不是超过限制什么的,所以会很乱。

人数什么有说一曲200人的,有说500的,也有说1000的,有说一部两曲,一曲两屯的也很难考证。如果一部两曲,人数也太少了点,还有什么五部十曲,曲按天干数分旗子,如果这样就是10,但是这个10很可能说是一部下面有10个曲,不是说五部共有十曲。有记载为,“五百人督,千人督”,估计可能五百人督的就是五个曲的部曲督,千人督就是满编十个曲的部曲督。

有一种特殊情况也可以封为别部司马。比如有友军投靠,但是又不想成为附属,这样的情况就要有单独的钱粮系统和作战了。如刘备投靠,不是投效。投靠某某后,能怎么?只能当一个别部司马,自己管自己的粮食,没粮了就要想办法,是借还是靠作战战胜后分一份战利品就不好说了。打仗时,也只是配合投靠的某某作战,并不直接听从命令。

还有偏将,裨将,按其本义,偏裨就是副的意思,个人认为这个偏裨将没有一定的实权,同时这个偏将和偏将军并不同,偏裨将可能就是辅助管理的将领,人数不限,都是主将的亲随一类,主将可临时派其领兵。如果一个部有十支小分队,那很可能不好管理,这时有两三个没有实权偏将就可以临时领几个曲的人。演义中经常有这样的情节,如刚收了一个猛将,马上就用为偏将啥的。按常理这时能让他一下子领很多人吗?不可能,这时可以马上用其为偏将或是裨将,斗将时可以让其上阵,要分兵也可以临时分几百人让他带。军队中讲的是功勋,没有功勋就算是再牛的人,也是没有实权的,也不能一步登天,所以不可能刚一个功夫高点的人,就让他当上几百几千人的头?一下子成为了将军,成为了“偏将军”或是“裨将军”,这是不可能的,只是成为了偏将!如刘备当

最新小说: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状元郎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