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难择路 > 五百三十章 好事成双,长久的坚持终有回报

五百三十章 好事成双,长久的坚持终有回报(2 / 3)

制出据说是平周开国太祖年间失传的马车转向机构。

这种机构前车桥与双辕杆制作在一起,然后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接起来,使得沉重的四轮马车能够轻易转向。

而且这位匠人林成还与定北钢铁学堂的夫子合作,摸索着制作出钢制弹簧,加装在马车底部。

这样一来,全新的四轮大马车就此诞生。

这种新式四轮马车可由四匹或者两匹驮马(骡)拉动,速度极快,比两轮的板车速度要快上近一半。而且这种马车由于加装弹簧支撑,马车跑起来更平稳,也更能适应崎岖较差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这种四轮马车比起板车,能够驮运更多的货物。据说,每辆新式马车最高能运送三千斤,但为了稳定长途跋涉运输粮草军械,每车一般只装一千斤上下货物。

这次仅仅凭着二百两新式四轮马车,李把总就顺利运来这次后勤补给,用时却比平时缩短近一半有余!

以往运送后勤补给,若是遇到下雨,就必须暂停运送,让随行工兵营在前面铺路,防止车轮陷入雨后泥泞松软的泥坑当中。

但现在,有了这种四轮马车,只要稍微加快速度,就能径直冲过去。即便车轮不甚陷入泥中,由于车底加有弹簧,只需少量兵卒用力,就能把马车轻松拖拽出来。如此一来,大雨再也不能阻碍后勤营运送粮草。

这新式四轮马车一开进定北守备团大营,立马就引起李得一主意。当他向李把总问明具体情况之后,高兴地原地蹦了起来,大笑道:“师哥,俺说什么来着!《太祖定乱演义》这本书绝不是胡乱编造!书里说平周开国太祖当年,亲制四轮大马车,车身多用精钢条,负重三千斤有余。平时用来运送粮草,若遇战事,可首尾相连结成车阵,以为堡寨御敌。看看,师哥,这四轮马车,果然造了出来!虽然与书里说的还有些差距,但足可证明《太祖定乱演义》不是后人胡编!”

《太祖定乱演义》这本书中描述平周开国太祖时期的军队时,提到当时光这种载重三千斤的四轮大马车,全军就有八万多辆,用来拉车的驮马更是多达三十五万匹。

不少后世学者认为这根本是无稽之谈,不过是后世小说家故意夸大。是小说家为了博人眼球,好提高这本书的销量所采取的夸张说辞。

甚至还有不少爱好考据的后世学者,他们找出当年平周朝第三位皇帝,玄宗皇帝时期留下的史料,查出当时全国才有战马十八万匹。平周开国太祖时期,天下刚刚从战乱中统一,尚未恢复生息,那时整个平周朝的战马恐怕尚且不足十万,哪里可能有那么多驮马?

我想平周开国太祖这位穿越大神,若是知道后人如此否定他一生的赫赫功绩,甚至还引用什么史料,恐怕会气得再穿越一次。

围着新式马车不停转来转去,李得一兴奋地大吼大叫。他终于能证明《太祖定乱演义》里面说的确有其事,而不是胡乱编造!

小刘团长同样也很高兴,他更看重的,是这四轮马车的战略意义!有了这四轮马车,定北守备团的后勤运送能力就将极大增强。

原本小刘团长一直在犹豫,将来把突辽国赶回草原之后,是否要继续深入草原追击。他并不担忧守备团战力不足,而是担忧后勤跟不上!现在有了这新式四轮马车,困扰他的后勤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

而且诚如师弟所说,这新式四轮马车确实体积庞大,能够藏运不少兵卒,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将马车首尾相连起来,作为抵御敌人的临时堡寨使用。

小刘团长拉过李把总,问道:“这马车能加装钢架支撑否?”

李把总道:“小刘啊,这样造马车能是能,就是咱们现在的钢铁产量

最新小说: 状元郎 神话版三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五代风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