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门口迎接!
“孤王近日才得知,李副团长还是位桃李满树的名师!”朱禄臣不等李得一下轿,就热情地迎了上去,一把拉着李得一的手,朗声道。都是为了儿子,你这当爹的也不容易。
李得一微笑不答,心说:“老狐狸,你总算是上钩了。”
“不知吴王爷从何处听说此事啊?”李得一忽然问了一句。
朱禄臣自然不能说他知道这是那封信上明摆写着的,只好尴尬笑笑,说道:“道听途说,道听途说。”
“王爷不妨直说,今日叫俺来,想干啥?”李得一再次直说一句,把朱禄臣堵在了当场。
“先不妨说事。李副团长,你帮孤攻下这石康城,孤还一直未曾酬谢你的大功。孤王看你那龙种坐骑还缺少一副鞍子,特意命能工巧匠为你打造了一副金鞍!”
跟在后头的悍马当即就不乐意了,不满地打了一个响鼻。李得一连忙道:“俺使不着这个,但既然是王爷所赠,俺就暂且手下。”说罢,李得一随手递给一人,让他送到自己府里。
朱禄臣一路拉着李得一的手,把他迎入府中,强行按在上手第一个座上。
来回走了几步,朱禄臣终于开了口。
“额,孤王的世子,曾先后经历两次开蒙,均告失败。这些年来,孤遍请名师,却无人肯为吾儿开第三次蒙。吾儿如今已经十二岁,若是再不能开蒙成功,恐怕终身无望修原气。还请李副团长巧施绝艺,为吾儿开蒙。”朱禄臣为了自己的长子,不得不拉下脸来求李得一。
“好说好说,只要答应结盟,俺就给你儿子开蒙。实不相瞒,若是世子肯跟俺修学,长则三年,短则半载,必能开蒙成功。”李得一信誓旦旦说道。
“此话当真?”
“俺定北守备团说话,有一说一,什么时候蒙过人?”李得一嘴上答应的痛快,心里却暗道:“只咬住了这头一口,不怕钓不起来你这条老狐狸!”
“好!王儿还不来拜过蒙师!”
朱标赶紧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对着李得一纳头便拜。
“赶紧起来,俺定北守备团不兴这套。既然你有心要拜俺为师,那俺也说说这师门规矩。趁现在还有工夫,你先回去仔细想想,若觉得行,再拜师不迟。”李得一伸手扶起朱标,没让他拜下去。
“想拜俺为师,就要守俺的规矩。你若不同意,俺也不强求,但你若想拜师,就需守俺的规矩。头一条,你得跟俺去定北守备团,作为一名普通兵士,接受训练。当然,在你没有本事的时候,俺不会让你上战场送死,这点你可以放心。其次,俺不管你之前拜过谁为师,学过什么本事,读过什么经典。只要你拜俺为师,你之前所学,俺一概不承认,不经俺同意,你也决不能再用这些学问。第三,拜俺为师之后,俺让你看什么书,读什么经典,你才能看,其他的经典书籍,没有俺的批准,一律不许碰。这三条,你回去考虑考虑,若是能答应,就可挑吉日举行拜师礼。”李得一啰嗦一顿,喝了一口端上来的茶水,静坐等着回话。
朱禄臣和朱标父子二人面面相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朱禄臣原以为这个李副团长就是个会打仗的将军,至于什么教导出五十二个气壮境弟子这类事情,大概也是吹嘘居多。但他现在,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要尝试给自己的嫡长子开蒙。
可不曾想,听了李得一这番话,他觉着这位李副团长好似真是位名师。他这三个要求,乍一听颇为蛮横无理,若细琢磨,则大有深意。这三条细品一番,无非突出一个意思,就是要求弟子老实听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