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番变革的公试,李势銮心里也十分激动,忍不住就想亲自去现场看看。
公试重开的当天,李势銮穿上便服,带着魏直言与几个护卫,站在道旁观看天下来应试的青年才俊。待看到大批青年才俊如过江之鲫一般进入考场,李势銮拍手喜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李势銮通过这一系列笼络寒门士子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就为平唐国赢得更多民心,也成功招来许多贤才辅佐。
平唐国有位年轻英明的君王,经过一系列手段,丝毫没有因为帝位动荡而出现混乱,国力照旧蒸蒸日上,越发强盛。
平唐国与突辽国,现在已是分庭抗礼,不相上下。但从长远来看,突辽人不通经营之道,只知掳掠致富,这么下去早晚国力会被平唐国超越。
突辽皇帝的中路大军,已经彻底失去进攻之力,只能退守自保。突辽国当初三路大军南侵,西路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中路突辽皇帝也是只能退守。东路的突辽大军,战况同样不容乐观。
随着突辽国在西面失利退守中部几省,平周天下东面的战局也随之出现变化。先是东路突辽大军攻势受阻,在石康城屡次遭受败仗。
这石康城北面单有一处要塞,建在双水江中心的一处小岛之上,整个堡寨全用石头修建,就叫石头寨。这石头寨扼守石康城北面,四面环水,易守难攻。突辽骑兵不通水战,几次强攻这石头寨,均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最后,还是洪乡青率军从石康城西面渡过双水江,兜了个圈子,从南面猛攻石康城,这才打破僵局。
虽然最终在年前,突辽东路成功杀入石康城,灭亡东平周。可东平周君臣到了最后关头,抵抗居然异常激烈,全城军民奋起抵抗,誓死不降。但突辽骑兵战力凶悍,石康城最终还是彻底陷落。
突辽人攻打东平周皇宫之时,皇宫内忽然燃起大火,等突辽人攻入皇宫,皇帝已经自焚而死,后宫诸妃也都已被他用剑杀死。
东平周的一干重臣,抱着年仅一岁的皇帝幼子,在大火中逃出石康城,继续组织力量抵抗突辽人。东平周毕竟是平周朝苗裔,在东南一带颇得世家大族支持。这些世家大族有不少人也是忠义人家,宁死不肯投降突辽人,继续跟随不满一岁的幼年皇帝,做最后的抵抗。
只可惜,东平周仅剩的这点抵抗力量,依旧很好地继承了末代皇朝大臣之间你争我斗的好习惯,根本不能团结一致。
突辽人本就势大,东平周诸臣又不停争斗,各执己见。中兴之梦,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迅速熄灭。突辽东路大军费了一番工夫,总算把这东平周最后的抵抗势力彻底剿灭。
东平周大臣文正气在五坡岭兵败被俘,留下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随后被杀。枢密副使张世在崖山海战中被巨石砲砸中旗舰,落水溺死。最后陆东江抱着不满一岁的幼帝,自崖山纵身跳入海中,宁死不降。
自崖山一役过后,六百年平周朝彻底覆灭,窦家血脉全部灭绝。可怜平周开国太祖英明一世,建立六百年平周王朝,却无力阻止后世子孙腐朽堕落,最终落得个如此下场。
虽然突辽东路大军最终灭亡东平周,可也是实力大损,一时再无力继续南下。
与此同时,双水江南,贫民出身,一路挣扎拼杀出来的朱禄臣,凭借种种休养生息的举措,终于积攒出足够的实力,开始试图东进应天省,攻打被突辽人占据的石康城。
朱禄臣手下也有两员大将,常逢春和徐农达。这二人一个土匪出身,一个八辈贫农出身,但不知怎么,二人都是天纵英才,行军打仗厉害无比,硬是带着一帮拿着竹子当枪的布衣杂军,奋力杀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