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赐仍然静听,这些话对他来说,他没法反驳,因为他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秦桧道,“太子殿下曾问过臣李若水之事。当年臣与他一道入金营,金国太师宗翰喜他机辩之才,欲收为己用,但若水至死不从,大骂不休,后被宗翰赐死。”
“愚蠢!”赵天赐脱口道。
秦桧心中一喜,抬起头来问道,“太子殿下觉得此人可用吗?”
赵天赐摇了摇头,“无用!”
秦桧道,“太子所想与臣一般无二。图逞口舌之利,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还会搭上性命,性命不存,万事休矣!故臣对此等人极为不齿。”
秦桧心情放松,思路也敏捷起来,“臣现在力主和谈,是因为我们有和谈的条件。正如太子殿下今日在朝堂上所言,长江是为天险,金人不善水战,我们正可借此与金人订下休战之约,他年之后,我江南内乱平定,国器得张,百姓得以生息,国力恢复,那时再图北顾,必然事半功倍……”
赵天赐不得不承认,从治国理政的角度上来说,秦桧所说的话的确是正理,他摇了摇头说道,“秦大人可曾想过民心?”
秦桧决然道,“乱世之时必以铁血手段行果断之事,至于民心向背,那就无法顾及了。”
“但是……你不怕因此背上千古骂名吗?”赵天赐问道。
秦桧笑了起来,“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得罪了百姓,顶多是被他们骂几句,得罪了写史的读书人,那才会遗臭万年呢!不过,如果能让国家恢复强盛,个人荣辱何足道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