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我想收购你的Facemash,将它打造成美国的Facebook,并且会投入一大笔美金帮助公司发展。你意下如何。”
马克想也不想,脱口而出,“不可能,我是不会卖掉的。”
玛丽莎道:“你不想听听我们的价格吗。恕我直言,Facemash目前的用户数有多少,十万还是二十万。而我们Facebook不到一年时间就拥有上亿的用户。”马克张了张嘴,被玛丽莎犀利的打断了,道:“也许你要说中国人多,可中国网民还没有美国多。你觉得我们是家中国网站就不会想要进军美国吗?不,我辞职选择这家中国网站的原因就在这里。到时候Facebook进入美国,你觉得市场上会容纳两家如此相像的网站存在吗?”
她递过去一份文件,“这是我们的收购协议书,并非是要将你踢出局,你可以看看再说。”
这份合同诚意十足,连玛丽莎看了之后都有点嫌胡一飞太大方,只是一家小网站而已,她有N种办法收购掉。为什么投资一大笔美金后还要给这位股份?她哪里会知道,胡一飞看中的不是Facemash,而是马克-扎克伯格。
双方足足谈论了一个多小时,从最开始的争锋相对,到临别时气氛和谐甚至惺惺相惜。马克对胡一飞一开始饱含敌意,最后也不得不佩服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且对未来的预言让人非常有信服力。对网站未来的描述,要将Facebook打造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网络社交平台,希望建立一个更紧密地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通道的想法都是马克从来都没考虑过的。
可胡一飞想过,还提出了解决方法:
第一:Facebook需要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基础设施系统来连接整个世界,覆盖那些没有互联网的地区。
第二:Facebook需要开发出一个自然的交互方式来处理日渐杂乱的信息,保证人们不被信息海洋所淹没。
第三:Facebook需要打造虚拟现实,来让人们和自己愿意的人在愿意的地方,进行自己想要的体验。
当然,胡一飞还提出了一些无人机、VR眼镜的概念,听起来甚至有些科幻的感觉,让人觉得不现实,可他却信心十足。
这就是全球化连接、自然化交互以及沉浸式体验。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成功的生意。只待解决几个小问题,以后世界上便没有Facemash,只有一个跨国的Facebook。(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