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逆转1906 > 第392章 盐政和盐业

第392章 盐政和盐业(3 / 5)

同。现在除了分出去内江市,一共还有:成都、重庆、江阳(泸州)、达州、夔州(万县)、嘉定(乐山)、眉州(眉山)、绵阳、德阳、遂宁、利州(广元)、巴中、雅州(雅安)、建昌(西昌和凉山地区)、西康(甘孜)、茂州(阿坝)等16个市级单位。嗯,要比大图朝少点。

哦,说到这个地名,也是经历了一场小小的波折,原本文德嗣和生化人出生的高层,为了省事就把后世的地名直接照搬了过来。县名单位倒还好说,那没啥花头,但有些市级单位的名字就有些那个了。比如说石家庄、枣庄、合肥、驻马店什么的,让当地人民极为不满了。

前几年还好,那时大伙刚刚吃饱饭,没心思管这么多,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温饱之后,大家也开始追求起精神生活了,那些地方的人民终于注意到自己家乡的名字了。这些土鳖气十足的地名,让他们横看竖看都觉得不顺眼,就强烈要求改成好听的名字。尤其是原本就有好听名字的地方的人民,对于那些蠢萌蠢萌的名字相当不满,在得到民间的反馈后,文德嗣也觉得自己干了件画蛇添足的蠢事。

所以在去年的行政编制调整时,国务院就顺应民意,所有土鳖兮兮的名字都按照当地人民的意愿,改成了他们认为高大上的名字。比如石家庄改为了真定,驻马店改为蔡州,枣庄改为峄州,合肥改回庐州,黄山改回了徽州……等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原本按照原时空的历史发展,这里应该属于在民国成立的自贡市,不过本位面就没有这个行政编制了,它的主体都全部并入了内江市,其核心地区自流井区和贡井区成了内江市的两个市辖区。为了便于本地盐业的发展,去年这两个区又合并为自贡区了。

在后世提到自贡,首先想起的就是盐和天然气。在历史上,自流井和贡井就是以盛产井盐著称。该地井盐的采卤制盐史,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可上溯到东汉章帝时期,闻名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在十九世纪成为四川井盐业中心,其井盐遍销于川、滇、黔、湘、鄂诸省,供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食用。而是这里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

因为坐拥盐利,这片地区自古以来都肥的流油,从汉朝开始,这里就是四川最富裕的地区。而食盐这种东西更是人类的生活必需品,如果没抓在手里,那是很麻烦的。所以文德嗣还没起兵的时候,星科集团就把触手伸了过来。

大伙都知道,这盐商自古以来就是一股很大的势力,自然不希望再多一个分蛋糕的新人,何况这个新人还是很有势力的,要是让他加入进来,那就危险了。于是,盐商们抱团起来合伙抵制星科的渗透,能吃盐商这碗饭的就没有省油的灯,每个盐商背后都有不俗的背景。他们一旦抱团,即使以星科的势力也很难深入。所以直到起兵前,即使用了很多不和谐的灰色手段,星科在自贡的扩张也很缓慢,只是占据少量的盐井和气井。

这个窘境也只是维持了几年时间,科社党正式起兵后,文总就翻脸了,自贡的盐商集团末日来临了。再深厚的背景,再强大的势力,也难以抵抗正规军的攻击。不到一个月,自贡的盐商势力就被一网打尽,所有的盐井和气井都落入文德嗣控制中。

原本属于官府的产业,自然是被没收归功。至于那些盐商,文总对他们当然不会客气,按照他们以往的行为进行了清算,该杀的杀,该劳改的劳改,一个都不放过!那些肯配合的盐商还好,科社党政府只是强制整合了他们名下的盐井和气井,将其产业折算成股份后,纳入新成立的四川联合盐业公司。至于那些不肯配合的就倒霉了,所有的家产被没收不说,全家老小就进了劳改营和劳教学校。文德嗣从来就不是一个以德报怨的人。

当然,文德嗣要这些盐井和气井也

最新小说: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