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先生有择定手段,“半个先生”不可忘了建议责任。雇主常会听从木匠的启示,采纳他的意见。简单地把雇主的疑虑斥为迷信,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人反感。不负责任地劝以“信则有,不信则无”,只能加重疑虑,让人忐忑。
对一些忌讳,也不可不注意。如,提前为老人做出的寿材(棺材),必然要存放起来。木匠做好之后,随手捡几块废木头放进空棺内,因为有人认为棺材空着肚子有进食的欲望。存放时,要大头朝里,小头朝外摆放,因为棺材在用时才大头朝外。有时雇主对这样的忌讳不甚了了,木匠提个醒,可免事后有人埋怨和非议。常情,人在运气不佳时,会寻找和发现出许多造成不佳的原因,并想起和怨恨当时做事的人。
出师
总之,木匠学徒三年,耳闻目睹了木匠施业的过程,学会了所有工具的使用,学会了许多木活的制作技能,明白了许多从事这一行业的道理,为满师后独立开业打下了基础,但是,要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徒满师,叫出师;对师傅来说,叫出徒。学徒满师后,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继续留在师作,在师傅的统带下,过安定的日子,可免四处奔波,独自张罗开业的烦恼。但是,有得必有失,在工钱收入上,往往被师傅“糊涂”去若干。这对于苦熬了三年零一节,满师后打算成家立业的人,难免不生怨气,情绪和言语中又不能表露出不满,不敢怒也不敢言。寄人篱下,只能忍气吞声。时间久了,师徒之间就会出现感情别扭,徒弟对师傅失去了信任,以后一旦离开师作,轻易不与师作搭伙。虽然逢年过节照常去看望师傅,但那已经是两回事。
另一条路,是满师后马上离开师作,去开创自己的天地。万事开头难,以后的路怎么走,心中空荡荡一片茫然,孤零零怅然无助。
又一个约定与现实
首先要添置工具。学徒时使用的工具都是师傅的。当初师徒约定中有一条,出徒时,师傅送一套工具给徒弟,既表示对徒弟的关爱,也内含你已学成,可以独立工作离开师傅了,所以,离师时,师傅客气地说“把你常用的斧子带走吧,其他工具你看着拿吧”。所说的其他工具,多是平时大家共用的,只有一套,你拿走了,师作没的用,所以不能带走。师傅又绝不会花钱另买一套送给你。
木匠工具,主要分两种。铁制的“刃子家伙”,如斧子,锛子,各种凿刀,刨刀,各类锯条等,需花钱购买;木质的,如各类刨床,各种尺,以及锛苫子,锯梁锯拐,墨斗等,都是自己制做。学徒三年多,徒弟已经学会并制做了各种类型的木质工具,但刃子家伙很少,必须添置齐全。买工具需去城里,小地方虽也有卖,但品种不全。现如今,五金商店很多,木匠工具容易买到,即使去城里专营店买,乘公交车或打车都很方便。过去交通不便,进城只能步行,早晨起五更,顶星星摸黑出发,晚上顶着星星回来,来去要走二百多里路。
帮作
配齐了工具,去哪干活呢?出师前不可能应接下雇主,雇主也不可能知道你已离师,就立即去找你做活儿。离开了师作,就等于失了业。现在的人都知道利用广告的形式招揽和扩大业务,但木匠不可能到处吆喝去找雇主。木匠是坐庄买卖,只能等雇主找木匠。唯一的办法是投靠他人。寻找可能需要帮手,又乐于助人,最好是挑单单干的木匠,提出帮作的请求。若能得到允许,就可跟着他一起干活儿了。不然只好再找别人。平常人尚知道求人难,手艺人大都傲性很强,求人时更觉为难。无奈,为了生存,只能舍去脸面。
木匠能有一个好搭档,如同交上一个好朋友,那是他的幸运,福分。前面说过“一个木匠不算木匠”。耍单的木匠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