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来潮。虽然凭马小飞的直觉他认为这步棋不算好棋。马小飞是练轻功的,在他的眼中,李小强的这步棋实在是有点太缓,反正他自己是肯定下不出手。不过“棋盘巫师”的名声在外,碰到李小强下出出人意料的棋,马小飞当然要花点时间好好想想。
在比赛中的棋手是和研究室不一样的,研究室内会揣摩李小强的思路,但是在比赛中的棋手不同。比如现在坐在李小强对面的马小飞,他更多是在思考自己的下一手,通过分析和比较自己的各种应对方法,然后再搞清自己的对手到底想要干什么。
马小飞思考了有一阵子。而就在他思考的同时,研究室也在探讨马小飞可能的应对方法。
“虽然现在还不太明白老大的意图,但是有些东西并不要想得那么复杂。虽然白棋的下法稍微极端一点,但今天的格局也是一盘典型的“地势对抗”。只要这个大框架没变,那么马老师的下一手应该很好选择吧。我认为马老师最可能选择的是这里或这里。。。”常韧圣指着棋盘上的两个地方:“。。。现在棋盘上就这两个眼见的好点,马老师现在的长考,可能就是在权衡利弊吧。”
常韧圣说得没错,应对典型“地势对抗”的局面,一般来说最正常的思路有2种。比如今天的这盘比赛,目前黑棋的实地占优,但有些地方的棋形稍微显得薄弱。而白棋的实空就稍微落后,但拥有一定的外势。
当选择权在黑棋手上的时候,黑棋的选择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继续捞取实地,彻底打破实空对比的平衡。至于自己的薄弱之处就让对手冲击,只要能抗住对手冲击,别让他占到太多便宜,那么目数上的差距将是实实在在的。
而另外一种呢,就是趁自己目前实空还稍微领先,趁自己现在还先手在握,赶紧把自己最薄弱之处补强一下。这样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这样也容易导致细棋格局。
无论是那种方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判断,判断那点薄弱之处到底价值多少目。而这样的判断是最难的,即便是最顶尖的高手,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能够判断清楚。围棋的很大一部分魅力其实就在于此。围棋中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区分,其实也主要体现于此。
“那么你们认为,马小会选择那种下法呢?”
张大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常韧圣和周大洋两人。对于这个问题,常韧圣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按照马老师的脾气,我看他多半都会继续捞取实地吧,嘿嘿,真希望他别掉进老大的圈套里就好。”
张大记者再把目光投向周大洋,周大洋也表示同意常韧圣的意见:
“关键是不甘示弱,大家可以想想,老大刚下一步厚实无比的棋,摆出一副要打架的架势。这个时候马老师会去匆匆忙忙补棋吗?这样下就是明显示弱了。因此我估计马老师肯定会针锋相对。你不是想打架吗,那就来吧。我先捞一票再说。嘿嘿,我现在是越来越觉得,老大在这里面肯定有阴谋,他肯定是摸准了马老师的心理。只不过我现在还不知道他的阴谋到底在哪里就是。”
最新棋谱传到研究室,马小飞的后续招法没有出乎常韧圣和周大洋的预料。他果然选择了针锋相对,选择了再捞一票再说。
那么李小强的“阴谋”呢?他今天到底是有阴谋,还是仅仅是心血来潮。十几个回合后,李小强撒豆成兵,一连串组合拳看得大家眼花缭乱。而李小强的“阴谋”也已经图穷匕见。
李小强一连串的招法看得常韧圣和周大洋目瞪口呆,心中对李小强佩服不已,而张大记者却看得兴高采烈。
的确,围棋中很多精巧的构思,需要全面的算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当然有时候也需要对手的配合。而李小强刚才的这十几步棋,好像就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