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西见状很无奈,只好两手一摊,道:“罢了,我们在村里转转,先找个地方吃顿饭吧。”
这畔溪村想必是因为位于小溪之畔而得名的吧,村子不大,每家农舍旁都养着些鸡鸭或是牛羊,村民也不多,男子们可能都出去打猎了,不在村中,妇女们不是在给家禽喂饲料,就是坐在小板凳上刺绣裁衣。
一股淳朴之风,让他们或前行或驻足,沐在其中。
终于,在村子的最北端找到一间极为简朴的小酒肆,一个小摊,几张露天的桌椅,没有一个客人。
“掌柜的,好酒好菜的,赶紧都端上来!”樊西还未走近,便已经喊了过去。
那掌柜两鬓斑白,瘦骨嶙峋,看上去约六七十岁,他不慌不忙,颤颤巍巍地用桌布擦了擦手,而后慢悠悠地走到他们面前,瓮声瓮气道:“本店并无美味佳肴,只有淡酒小菜。”
听他这么一说,原以为可以好好吃喝一顿的樊西非常沮丧,叶珞绪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便对那掌柜道:“掌柜,那您有什么就来一些吧。”
他们七人分两桌,坐了下来,见掌柜慢吞吞地舀了两壶酒,又切了两碟牛肉,给他们端过来,便站起来接了把手。
正吃着,青青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刚刚一路过来都没有看见什么小店也没见有客栈,我们该怎么买东西呀?”
“在我们这小村子买东西?”那掌柜听到青青的话,便道,“那就只有赶集咯。”
“赶集?”青青第一次听到这个词,颇感新鲜,问道,“那是什么?”
掌柜又自顾自地切着牛肉,没有回答。
乔轩少便道:“赶集就是在某时间,附近的人都聚集在某个地方,进行买卖。”
“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赶集呢?”青青又问。
“明日初九,出村西郊便有集市。”掌柜又颤抖着切了两碟牛肉,刚端到柳棠和林羽慕中间时,打了一个哆嗦,两个碟子脱手都掉了下去。
柳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弯腰一接,这两碟牛肉稳稳当当地落到他的手掌之上,而后起身往两张桌子各放一碟。
“哎呀!多谢少侠,”掌柜很是感激,他用腰间的桌布擦了擦额头的细汗道,“老朽的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若不是少侠出手,这两碟牛肉怕是要浪费了。”
柳棠淡淡道:“没事。”
虽只是淡酒配牛肉,但饥肠辘辘的他们却吃得十分满足,结了账,便在村子里转悠着,看看是否有农家愿意让他们借宿一晚。
可直到快入暮时,仍没有村民愿意,毕竟他们一个个都灰头土脸,衣服破损,看着一点都不像普普通通的百姓,更不像是侠士,更有村民甚至的以为他们是逃犯,吓得直接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