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到来。
……
1945年4月,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了四届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去世了。五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新任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已经获得了世界的领导地位。
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重创了新兴大国德国和日本,同时也使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失去了对世界格局的支配权。当时的世界,除了美国和苏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风光不再。美国在战后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它还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果而终的尴尬。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并最终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
……
戈文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终于把关于美国崛起的《危局新政》写完了。
这一篇文章在写的过程中让戈文感到格外的费劲,这是因为他在这篇文章中泄露了很多天机。
戈文预言了信息时代的到来,预言了计算机带给人们的改变。预言了互联网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甚至戈文在这篇文章中明确的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五大领域。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触动更多的中国人,能够触动更多的专业学者和专家去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错过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必须要迎头赶上,如此才有望真正的崛起!
戈文放下钢笔,看着眼前摊开的稿纸,心中默默的期待着。
至此囊括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一共九个国家的发展历程的大国崛起系列文章终于全部完成。
戈文所写的这个大国崛起的系列文章,总共分为十一篇文章,除了英国和美国分上下两篇之外,其他各国都是一篇文章就交代了一个国家的崛起过程。
虽然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消耗了这么久的精力,可是戈文依然知道自己结合后世那部纪录片所写成的文章,依然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种偏颇,可是这已经是他所能够写的最最完美的作品了。
同样戈文也相信自己所写的这个系列的文章对于目前的中国、对于目前的中国人民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是值得一读的。
本来前世那个《大国崛起》的纪录片还有第十二集《大道行思》。这一集是专门的结篇和反思,不过戈文并不打算将这一篇写出来。
一个国家的崛起绝对不会是仅仅因为一个因素,必然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才造成了大国的真正崛起。
戈文写大国崛起这个系列文章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让大家从西方世界的崛起过程中思考一些东西,所以什么结论什么反思之类的。就留给读者们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思考,自己没有必要代庖越俎。
所有文章在写的时候,戈文的思维一直是清楚的,可是在写的过程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痛苦的旅程。不过这一段痛苦的旅程终于走到了终点。而此时已经是12月的3号了。
12月份的期刊市场依旧硝烟弥漫。而在这场无声的战场之上,身为一个作者的戈文,依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12月的《收获》杂志刊登了朦胧诗诗展的第二期,也是最后一期。
在这一期的《收获》上,涌现出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