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泼冷水。
北岛的行为勇气可嘉,却有些愚蠢。
“是啊,我在《收获》编辑部工作,我知道一本杂志从组稿到发行有多少道工序。北岛你一个人恐怕忙不过来,你这样做只会把自己累垮的!”一边一直在听着两人对话的林一铭也插口道。
“哈哈,你们想歪了。现在《同袍》还没有任何影响力,等创刊号发布了,等大家都知道戈文你在《同袍》上连载新的小说,我觉得用不了多久,《同袍》杂志的效益就会好起来。到那个时候,傻子才会这么累,我当然会招聘一些编辑和美工,现在的情况只是暂时的。我可是答应了卫建国半年后就要给基金会上缴挂靠费的。”北岛笑着说道,语气里都是奋发向上的激情。
“既然你都已经计划要招人了,何必还要再等,干脆现在就开始招人!费用不够的话,我那还有钱,可以再资助《同袍》。”戈文挥了挥手,直接替北岛下了决定。
“不用,真的不用,也就两三个月的事,我能坚持的下来。再说了,我这里还有一点积蓄,你不用再掏钱了,现在账上的钱足够再发行一期杂志的。”北岛连连摆手。
“戈文,《同袍》的资金是你提供的?”林一铭从北岛口中得到一个让他惊讶的事实。
“啊!”戈文无所谓的点了点头。
“我靠,半年多没见,你真成了土豪了!没的说,今天中午一定要去六味斋!”林一铭一面兴奋调侃戈文,一面转头对北岛笑道,“北岛,你就别替他省钱了,这家伙现在是土豪,放到过去,就是被批斗的对象,你就当是在吃大户就行了。大不了,把杂志社弄成一个公司,给戈文分点儿股份就成了!”
“……”
戈文看着还在摇头晃脑的林一铭一阵的无语。
这小子懂什么是公司吗?
在1984年的中国内地,刮起一股“公司热”。这无厘头的闹剧,最开始的起因就是因我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专家在报纸上指出,似乎只要组织起公司,管理经济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于是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公司林立,甚至今天还是××局,明天就换成了××公司。而实际上,许多人是把公司作为行政管理机构的一个层次来对待的,他们根本不明白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司,只是赶时髦而已。
与此同时,林一铭刚才这段话,北岛没有听出来什么,戈文却又怎么会没有发现他的小猫腻呢。
这小子是知道《同袍》的资金是他出的之后,专门说这段话帮自己“夺权”呢!
只是林一铭不知道的是,自己确实是想帮助北岛,目的很纯粹,并没有占便宜的想法。
况且只要《同袍》杂志转入了正轨,北岛必然会还钱给自己,说到底这资金只是自己借给北岛的。
而就算是《同袍》杂志失败,无法盈利,也没有关系。说白了,这只是戈文的一种投资,他投资的是北岛这个人,这个未来有可能成为中国新一代诗坛领袖的诗人。
“哎?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被林一铭这开玩笑的一提醒,北岛豁然开朗:“没错,我们可以把《同袍》杂志社登记成一个股份制的文化公司,戈文你当董事长和老板,我当编辑,这样《同袍》就相当于戈文你自己的杂志了,你想投钱就投钱,不想投钱就不投钱,随你便了,反正只要让我当编辑就成!”
“……”
这算什么?
我这是被套牢了吗?
听着怎么这么瘆得慌?
前世有人开玩笑说人生四大惨事就是——泡妞泡成了老公,炒股炒成了股东,做房产做成房东,玩麻将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