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吸收了印度文化和朝鲜、越南、蒙古、东瀛的文化,也吸收了西欧的文化。
但要“以我为主”,首先要把我们民族的东西搞通。学习外国的东西要加以溶化,不要硬加。
《小刀会》是一个很好的舞剧,在明珠演出时,其中的《弓舞》没有女的站在男的身上那些芭蕾动作,在京城演出时加上了。
事实上在太平天国时代怎么能有这种动作呢?它同太平天国的历史背景不符合。《宝莲灯》也是如此。
古代神话怎么能够那样演呢?也许他们考据出什么东西作为根据。一些器乐也是如此,总要来点西方情调,听来不和谐。
在这方面,也许我有些保守。
我是主张先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吸收外国的东西要加以溶化,要使它们不知不觉地和我们民族的文化溶合在一起。这种溶合是化学的化合,不是物理的混合,不是把华夏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焊接在一起。”
人民群众喜欢,你算老几。
这句话是对一些官方说的,希望他们不要过度干涉艺术的正常发展,只要是不违规,人们喜欢,那就是可以存在的。
众口难调,这是一件好事,如果这世界上的审美统一了,失去了这个世界的多样化,那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脸谱化,是违背人性的。
同时作为人民群众的一份子,对于艺术的多样性,雅俗的对比,还要是不违反规定的,那么就是可以存在的,强制干涉他人生活和审美标准,是一种强权行为。
文艺的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是不是统一的?是辩证统一的。
辩证统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事物相互区别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相互联系的一面,即要以坚持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前提,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两者和谐发展之目的。
简单来说,深入了解,客观判断,换位思考,和谐圆满。
比如有娱乐需求的观众,你强制让他观看严肃类型,那么么就是一种对他的不尊重,所以才需要艺术的多样化,有人喜欢动作片,有人喜欢喜剧片,有人喜欢战争片。
只有单一的爱情片或者喜剧片,会让观众失去了血性和战斗性,而只有战争片或者历史片,会让观众陷入狂躁与阴郁当中,人性是多面性的,需求也是多面性的。
文化是化学的融合,不是物理的焊接。
这句话也是对官方说的,正是因为官方当时主流意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示‘鄙视’,推崇了西方的艺术文化,才直接影响人们形成了‘传统文化落后’的刻板印象。
所有文明的进程中都会经历这个从俗到雅的过程,即便是现在文化强大的美帝,当初嬉皮士运动,摇滚风潮还有后来的街头嘻哈文化,都是充满着下三路的低俗东西,但是也都在随着美帝整体审美素质的成长中,成为了高雅甚至伟大的艺术。
从最初一群青少年对性与毒的沉迷到呼唤和平的伟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谁也无法跳过这个过程。
华夏文明比他们幸运的是,华夏的文明没有断层,虽然现在被封印了,但是等到解开之后,会直接接轨,超越所有文明延续千年文明的辉煌与荣耀。
王耀变得不那么着急,不那么激进,不那么希望所有人都万众一心的复兴,不再想着用感动或者其他强硬的手段来推广传统文化,他时刻记住,这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是一个刚吃饱不过二十年的国家,是一个落后西方百年工业依旧挺立在东方的伟大民族。
虽然偶尔会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但是王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