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漫漫大唐路 > 第一百零四章 虎牢关尉迟夺马

第一百零四章 虎牢关尉迟夺马(1 / 3)

黄河北岸的夏军正爆发着一轮激烈的争吵,已经持续了好几天了,虽然援郑的战略已经定下,但是具体如何援救,众将士却有很大的分歧。

窦建德手下的谋士凌敬提出一个围魏救赵的计略,他主张大军应该避开虎牢关,不与唐军正面交战,迂回到唐军腹地占领地盘征募士兵,甚至可以进军关中,攻敌所必救,洛阳之围自然不攻自破。

但是此时从徐州赶来的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辩心忧洛阳的局势,怕时间一长,洛阳就会沦陷。他和身在夏军中的王玄应一番商议,便花重金买通了窦建德手下的将士。

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夏军的将领便纷纷劝窦建德,说凌敬的建议是书生之见,唐军已经在外征战了半年,兵士疲惫,粮草不继,如今夏军十万大军前来,定然可以轻松打败唐军。

夏王本身比较喜欢凌敬的计略,但是众将说的也很有道理,这时候窦建德的妻子曹氏也向他进言,建议他按照凌敬的计策办。

窦建德一听却冷下了脸,他极其讨厌妇人干政,曹氏的那一番话此时却起到了反作用,再加上诸将连日来的不断劝说,终于放弃了凌统的策略,下达了大军直扑洛阳的决定。

李世民带军进入了虎牢关,此时唐军的探马已经观察到窦建德南下的消息,并很快送到了他手中。这时候他身上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长安得知这个他的这个冒险决定后,朝堂上皆是反对的声音。就连一向支持他的军中诸将,也是颇有异议。自古以来,两线作战都是兵家大忌,一着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李二一面写信给自己的父亲陈述这么做的理由,一面和诸将商讨破敌之策。夏军很快度过了黄河,在虎牢关下驻扎下营地来,日日在关前叫阵,唐军却始终闭关不出。

他对诸将说:“夏军从山东起事,从未碰见过大敌,今日远渡黄河天险而且还很喧嚣,这说明夏军缺乏军纪,敌人逼近城池排列战阵,有轻我之心;我军只需按甲不出,敌军士气自然会渐渐消亡,时间长了兵士饥渴劳累,肯定会选择退兵,我们就趁这个机会追击,便可一战而胜。”

洛阳城内,此时王小麦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宋老三把各营的军官都召集了起来。义军的军队架构很简单,王小麦借鉴了后世那一套军制。十人为一伍,十伍为一排,三排为一营,三营为一团,宋老三担任军长,是最高军事长官,称为将军。

这些士兵以老兵为骨干,又招募了身体健康的青壮入伍。但是因为缺乏武器装备,带甲的士兵只有不到一千,义军总共也就正式装备了三个团。宋老三实际上就是个缩水的旅长,比他以前在军中当偏将的时候也没多带多少兵。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新兵蛋子一般见了血就懵了,要是因为害怕而逃跑,就会引起多米诺骨反应,容易一溃千里。像这样一个老兵带几个新兵的架构组成正合适,一味的求多,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这些人都是在巷战中表现出色的人,都见过血,也不算是新兵了,就是武器装备差了点,大部分只有一些简陋的兵器,不过这已经足够了,一轮炮弹扔过去,这些没见过黑火药威力的人能不能保持战斗力都是疑问。

尤其是戍卫宫城的士兵都是王世充的淮南老部下,这些人比较迷信,再加上一点心理战,这一战的把握性在五成以上。怕只怕攻击受阻,给城内的援兵足够的时间赶来救援,那就功归一篑了。

张继很快画出了一张皇宫的草图,他指着宫城外的洛水:“越过洛水北的则天门就是就是禁军的驻地,他们负责保卫宫城的安全,只要我们解决掉这些人,便可进入到宫城。”

“宫城内有多少人?”王小麦问道。

“没多少人,王玄应去虎牢运粮带走了他

最新小说: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状元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