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游戏竞技 > 末世第一高校 > 其实我更新慢是有原因的

其实我更新慢是有原因的(2 / 2)

历几号,不知道,那种除夕总知道吧,答曰,是一月一号吗?然后抱着也不差这一个的想法,问了重阳节是农历几号,答曰,这个我知道,九月初九,因为背过古诗,那首有名的九月初九忆山东兄弟。很好,至少古诗没有白背。嗯,这不是个例,至少我问过的学生里面就有两个,但是因为本身教的便不多,所以姑且就当做不巧的都遭遇到了少数派吧,哈哈,笑话!

大约有一句话能够偏颇的解释一下为什么好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会莫名其妙的回答不出来这个现象吧,“百无一用是书生”仔细想想,这跟先生在之前有一篇在中山大学哲学系时候的演讲内容有些类似,学哲学能干啥,干不了啥,那还学个毛线啊。读书有个软用,在这个打游戏都能够上新闻联播的年代,读书,好吧,似乎读书也可以上电视的说。但是貌似还是挣不了钱。

之前自己给自己读书找了个理由,为什么要读书,就是为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至于一脸懵逼的不知道怎么办。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再一次感谢语文教材里面将韩愈的师说入选到必背的篇目。

虽然不能够说中国文化都在书里面这样的话,但是能够从书里面找到保留到现在的中国文化的十之六七应该不为过吧。环境的熏陶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周遭的环境不复其应有的氛围之时,似乎从书中一览便是最为方便的一个途径了吧。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前者是中国文化之内核,后者是其外表之美。不过我觉得还有那种连绵不绝的顽强也好,生机也罢的气质,也是中国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气运绵长,底蕴丰厚,一者是来自于先生在前文中所说,祖先们对于向内发掘自身的探索的孜孜不倦,另一个便是由此而来的包容与博大。

十分之认同先生所谓中国文化在一开始的时候,便走向了一个相对超前的路上,其实不难想象,当和平一直持续的前提下,科技进步所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会可以预见的到来,即便是就当今的中国来讲,无论如何,大环境下温饱的问题已经解决,小康的时代已经到来,精神文明的建设势在必行。其根本在教育。

文化的传承,其实更多的还是要倚靠教育来实行的,否则前人写书著述为何?先生一直强调是要活在当下,那么便不去管之前发生过什么,只是保持着最高的敬意与尊重来借鉴前辈们,无论有名或无名的前辈们,遗泽给后辈们的宝贵财富。

还是想要不甘心的再一次引用一遍罗素的主张,“在解决政治经济问题时,切不可损害其固有文化。”

算了,他妈的,就这样吧。

最新小说: 参加诡异节目,全网求我别死 王者:140段通天边,震惊全网 花御 公子他鬼灵精怪 历史探查局 海贼:绝世剑仙 丰华传 被遗忘的古神 穿越古代,我要躺平 生存游戏:开局你让我小船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