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亡之后无华夏 > 第一百六十五章:良辰美景不夜天

第一百六十五章:良辰美景不夜天(2 / 3)

朝廷绞尽脑汁搞来养兵守土的银子,用在了拍马屁上了。这时候的辽东民生多么艰难,大家可想而知,而这位满清包装出的岳飞般的英雄在做什么呢?

由于黄胜已经有了先知的名声,这些大人虽然看着那些靠修生祠上位的大人眼热得很,但是都忍住了一时的冲动。有许多东林党人还在悄悄传阅黄胜的书信,他们把黄胜看成了同志了。

张弛的老爸也是东林党,他不仅自己不修生祠还规劝自己的好友也不要搞这个劳民伤财的勾当。结果因为谋事不密被阉党告发了,还好他没有什么大罪,被搞了个革职待罪回乡闲住了。

黄胜火速派张弛去永平府把他老爸和自己的父亲都接到扬州自己府邸。黄胜的父亲黄逸洲也莫名其妙被停职待参了。黄逸洲是个聪明人,他立刻和张弛老爸躲到抚宁的学生军基地去了。

已经是阁老的高第保持低调,对魏忠贤虚与委蛇,来了个一言不发混日子,这也是黄胜给他写了密信,让高老大人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高第经过和黄胜的几次接触,特别是经过上次黄胜忽悠他从王恭厂搞火药和工匠的事以后。高老大人仔细回想,认为冥冥之中好像有一股未知的力量。

那位小先生黄胜每一次出手都有目的。这一次小先生虽然没说明有什么猫腻,但是以高第在朝廷混了四十年的阅历,觉得可能有大事发生。所以乖乖地选择了沉默。

由于学生军抚宁港口基地是魏国公在北地的大本营,朝廷还想着操江提督能够为朝廷辽事分忧解难呢。所以目前还没有人提出对付这个小小的才一个把总的队伍。郑九接到黄胜父亲和张世良后,立刻加强了防御。反正现在抚宁码头的海船来往不绝,形势不妙立刻上船跑路。

咬耳朵英雄姚为高和郑九来往密切,他是个八品小官,朝廷的风云变幻暂时还牵扯不到他。又因为抚宁现任县太爷是江西人,也和东林党有瓜葛。

所以抚宁大小官吏都支持学生军的抚宁码头建设,学生军纪律严明。他们又严格遵守了黄胜的命令,他们要广而告之大明朝的老百姓,学生军是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学生军到哪里都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郑九在这里驻扎了大半年,学生军的良好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抚宁码头的工程进展神速。大量的辽东汉人被雇佣,工人纠察队已经有一个千总了。

其中还有两个百总的骑兵,所以郑九才比较牛。郑九认为朝廷如果派人来强行抓人,自己守着已经基本完工的码头库区。哪怕来一万人,凭借自己手上近两千人的队伍,守一个月都没问题。

还好郑九的担心是多余的,他没有等来朝廷的缇骑,而是等来了张弛和二十几位学生军军官,其中有几个就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黄胜派了一些刚刚提拔的学生军军官来弥补郑九由于队伍扩充过快,军官严重不足的情况。当然这些情况都是王遥在抚宁实地考察后了解的。

金勇、刘铎、范永功等等几个天启五年黄胜第一次出海时收留的辽东难民里前复州军户,他们经过了近两年的学习,这一次脱颖而出成为黄胜去日本时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军。

黄胜回到扬州就给了他们学生军政治文化教员的职务到抚宁的辽东汉人里言传身教来了。

他们都穿着大明朝七品武官的总旗官服,在那些辽东乡亲的面前晃悠。他们把自己这几年的遭遇一一诉说,还把自己现在的情况,他们父母妻儿的情况也一一告知。

顿时在辽东难民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人更加卖力干活了,报名参加工人纠察队的人数也激增。

现在抚宁码头家属区人人都知道学生军就是为了保护自己才留在抚宁的,先生要在这里建造一个来一万建奴也打不下来

最新小说: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状元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五代风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神话版三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