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露出淡淡的诧异:“大师见过本司?”
圆慧摇头:“不曾,直到刚才殷施主自报姓名才第一次见到殷施主。”
殷凌澜垂下眼帘:“既然不知,难道你能猜出本司的来历?”前朝的人和事早就湮灭,能记起的,敢提起的已经没有一个人。就连他有时候回想起也觉得恍然若梦。他是谁?是殷凌澜,还是那记忆中青涩病弱却明澈如溪水的少年?
那样寂寞的记忆,没有人能触动,也没有人能够知道。
圆慧眼中流露慈祥:“殷施主忘了,十年前贫尼曾经见过你的父亲与母亲,十年岁月匆匆而过,所有人都以为你死了,可是贫尼今日却慢慢想起来了。”
她温和的眸光掠过殷凌澜的眉眼:“你很像你的母亲。当年她来上香,贫尼还不是观主,曾经与她交谈过几句。殷施主,当年的刑部尚书殷徵可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便是昭和郡主。”
殷凌澜定定看着面前的老尼,终是长叹一声:“大师,你知道得太多了。”
他轻咳一声,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瓷瓶,递到了圆慧跟前:“即使你认识在下的父亲与母亲,依然得带着秘密上路。”
他修长的手中托着瓷瓶,洁白秀美的手指上节节指套漆黑如墨,这么美的一只手却套上了这么阴冷狠毒的兵器,白与黑,看起来竟隐约有一种妖异的美。
圆慧接过瓷瓶,慢慢饮下里面的汁液,脸上笑意未改:“殷施主误会了,贫尼只是觉得今日能见到故人,真的很好。”
她脸上无忧无怖,从容平和,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终于得偿了心愿那般欢喜。她的目光柔和,除去艰苦的岁月留给她的粗糙轮廓,殷凌澜渐渐认出记忆中总是跪在佛堂中念经的年轻比丘尼。
可惜那时他年纪小,除了那似是而非的面容,其余的已是如浮光掠影而过,再也留不下半分痕迹。他眼中渐渐黯然,又一个与过往有关的故人离去了,而且还是他亲手终结了性命。
圆慧看着他,面上欢喜宁静:“爱恨嗔痴苦,今日终得解脱,甚好甚好。”她说着把怀中一本发黄的册子递给他,缓缓闭上眼:“有殷施主守护着公主,贫尼也放心了……”
她最后吐出一口气,似睡着了一般,再无了声息。
殷凌澜看着佛堂中明暗相间的光与影,有尘埃在光影中欢快地飞舞,无忧无虑。他抬头看向那金身观音,圣洁慈悲的面容,低垂的眼眸看着他,仿佛在怜惜他。像他这样的人,恐怕是用尽观音净瓶中的甘露都洗不净他的罪孽吧。
他站起身来,轻声一叹,缓步走出佛堂,匆匆而来比丘尼们不安地看着面前的俊美苍白的男子,不知所措。
殷凌澜淡然转身:“圆慧禅师已圆寂。”
他说罢缓缓离开,身后传来一片哭声,久久回荡在百年庵门中……
……
“哗啦”一声,卫云兮手中的茶盏猛的掉在地上,顿时碎成了千百片。她定定看着面前的报讯的小香,只觉得脑中嗡嗡作响。
“娘娘,你怎么了?”小香见她脸色煞白,顿时也慌了手脚。
“到底是怎么圆寂的?”卫云兮问道,心中乱哄哄一片,好好的怎么会圆寂了?那总是慈眉善目的大师,在她心中惊慌之时一遍遍念着佛经安慰她的好人怎么就这样圆寂了?
“听说礼佛的时候就这样睡过去了。”小香把打听来的消息老实告诉卫云兮。
卫云兮眼中渐渐有水光泛起,她捂住眼,挥了挥手:“退下。”
“娘娘,别难过了……”小香想要再劝,卫云兮已走入房中,把房门紧紧关上。小香叹了一口气,只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