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逆袭在东汉末年 > 第七章 大破关张赵(上)

第七章 大破关张赵(上)(1 / 4)

正午——都昌西北一百二十里外。

战争,是一种很微妙的数据博弈。

所谓的胜利,所谓的失败,都是一连串的环环相扣的事情组成的、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的结果。一点点小小的优势,在最后的数据结算中都会被无限放大。——林荣嘉《战争论读后感》

酷似后世明星景甜的宗霞骑马伴随在林荣嘉身旁。栾心母女留在了帅营,连带除了胡车儿之外的所有贴身卫队,都留在了营地,只带了宗霞。

在出发前,林荣嘉已经亲自试过宗霞的身手,武艺一般,大约是初级大将的实力,比起他的哥哥,实力高了一个层次。不过骑射林荣嘉没试她,因为林荣嘉自己射箭也是渣渣。

她现在的身份是,主簿。

宗霞没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所以被称为粗野女子,但是她识字,熟读兵书。对行军打仗不是一窍不通。林荣嘉正好让她去做主簿,而原来的主簿是一个叫李术的落魄文人,如果没有林荣嘉出现,五年后,这家伙落魄回乡,会成为孙策的文官,官至庐江太守。林荣嘉确认此人之后,果断用宗霞把他切换掉,任命他成为下密城的县令。这家伙,成了林荣嘉第一个县级文官。(汉朝的县令和清朝的知县是两回事,汉朝的县令是实打实的市长,相当于明清的知府,电视剧里看到的明清的知县,充其量只是一个乡长。)

探子回报,林荣嘉驻马在原地,他看着跪在马下的一个骑士。这名骑士是董骠派出的侦察骑兵的队长,手下管着五十个老练的侦察兵。

“禀告大帅!我们已经逼近关羽军十里!”这名骑士年约双十,面目冷峻,虎背熊腰,声若洪钟:“关羽军对我军集结毫不知情,所有的步骑哨探已经被卑职全部杀死,按照他们的规律,探子一个时辰之后才会回去,一个时辰内,关羽军对我军一无所知!”说罢,一抬手,他的下属捧着几个油毡袋,一打开,全部都是人头。

林荣嘉不禁喜出望外。他这次带着廖化的前军一万精锐和飞龙营、神牛营前来,是要趁赵云和关羽尚未汇合,打一个时间差。先干掉关羽,以绝后患。再等赵云,同时裴元绍的右军对后面的田楷进行大兵团大范围包围,再回军都昌,汇合关平的右军,攻下城池,拿到都昌的粮食。这一系列的动作,要的就是时间。

这第一战,林荣嘉已经做足功夫。第一个要点是快速机动,直接拦截在关羽的部队必经之路面前,而不是和他在山东大平原上抓迷藏。林荣嘉动用了所有的空闲的牛。来不及造牛车,工匠营的蒲元,急中生智,让工匠用竹篙绑成“申”字,直接固定在四头牛上为之一组,铺上小竹枝和棉被,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带着武器装备和相应的五天口粮,直接坐上去。重量分别由四头牛承担。加上驭牛的“驾驶员”一共十一人。这一万没有坐骑的步兵以及大部分的补给,就这样被不到五千头牛驮着走了。他们当然跟不上骑兵的速度,但是赶得上神牛营的速度,等于忽略掉步兵的速度了。而且这百多里路,士兵基本上没有体力损耗——至此,林荣嘉已经赢了一半。同时,这也是一个跨时代的壮举——这个蒲元,不到一个时辰,就将廖化的一万精锐,变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摩托化步兵部队!

第二个要点,就是以逸待劳。关羽肯定不会因为林荣嘉的大军出现而退缩的。而山东东北方一直到长白山,都是一大片的平原,无法设伏。也不需要设伏,林荣嘉只需要提前出现,关羽肯定会迎战。他们人疲马倦,根本来不及休息,更来不及制定作战计划,林荣嘉以逸待劳的目的就达到了。这个要点的关键就是掐准时间,侦察兵同时发难,干掉关羽军的侦察兵。

现在,林荣嘉的目的达到了。关羽在这大约五公里的路段上,已经等于瞎子,还在继续闷头赶路

最新小说: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谍战:红色掌柜 万历明君 战国生存指南 早安大明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