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扬州的三口之家居住的房子卖掉了,然后回到原籍应天府江N县重新买了一套房子独自生活,把学籍什么的也全部迁了回来,似乎是想要忘掉一切,重新开始。
不过,说是重新开始,但是江一念也清楚,谈何容易啊!父母接连病故的那一段时间,自己是如何的浑浑噩噩,还是记得很清楚的,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十六岁刚刚初中毕业的少年人呢?江一念甚至觉得,自己的到来,说不定对那位少年来说,是一件好事。
了解完一切之后,江一念就捂住了自己的脸,笑了出来。
穿越,毫无诚意的套路,自己被套路了。
冷静下来,江一念无可奈何的接受了眼下的情况,然后才发现了一个惊悚的事实——这倒霉孩子是个学生,而且后天就要开学啦!要上的学校江N县第一高等中学还是一所名校!
大明帝国一直延续至今,很多传统都被完整的保留和接受,学校也是一样,不过大明帝国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的一段时期对西学较为重视,着重使用西学内的自然科学体系发展生产力,以应对当时的旱灾和饥荒,并且引进了很多的农作物种子,改革了农业,所以大明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欧洲的影响。
此后的几百年,大明一直与荷兰英法等国保持着较好的外交关系,还对他们有了极为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着重参考了他们的教育系统,改进了大明原有的教育手段,将私塾和官办学府合二为一,设立了一起教授西学和传统文化的正规学校。
虽然受到西方的影响不小,可是自己的传统依然保留至今,学子们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入学的第一天都要穿着传统的士子服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在每个学校的先贤祠进行祭祀活动,不仅仅是孔子孟子这些上古时期的老学究,还有以墨学和西学成就卓越成就事业为代表的徐光启等新一代的大家。
正因如此,所以日常中大家都穿由西式服装演变而来的宽松便捷的现代服饰,但逢年过节,官员着官服,学生穿士子服,从事教育、科研职业的从业者穿文士服,普通市民则穿着大明的传统服装庆祝节日。
学校里面教授的科目也和之前的世界有些许不同,不过大体上差不到哪里去,即将来到的高中也一样有文理分科,唯一消失不见的是英语,作为主修科目的英语消失了,在大明的外语培养体系内,英语也仅仅是一环而已。
江一念顺便也查了一下江N县第一高等中学的信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还是个二百年名校,从立宪以来的二十三任内阁首辅,有六位是该校校友,作为大明陪都南京的著名高等中学,一中威名赫赫。
能考入这个学校,之前的那位少年江一念还真不简单,但是这就叫目前这位江一念同学有些担忧了,不读书十几年了,手里的钢笔早就变成画笔去追逐梦想了,该还给老师的全都还给老师了,你说要是从小学开始,或许还有希望,加减乘除是个人都会,可直接上来就是高中,还是那么有名的学校,功课一定很难,竞争一定非常激烈,而自己现在的水平撑死了估计也就小学四年级,搞不好还不如,这又如何是好?
关键入学考试自己还是以优秀的成绩通过的,这要是入学之后来一家伙摸底考试,考成了笑话,那就真是笑话了。
烦恼间,江一念一眼扫到了书桌上的一堆书本,便决定先试试水,如果真的一窍不通,再另寻他举。
国语,数学,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美术,音律,一共九门学科,江一念想着美术和音律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关键就是在其余的七门学科中,尤其是江一念的传统弱项数学啊生物啊物理啊化学啊之类的,简直是无解,这要是撞上了,估计真要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