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自己没有听燕子桢的话,非要那个时候出去,害得姑姑送命。
沉浸在这般的自责中好几日,可燕子桢又实在脱不开身,他也不敢回府,怕身上的血腥气吓到她。便让白沐每日上午进府一趟将事情的进展告诉她。
白沐熟知她的个性,知道她看似坚强,但实际心肠很软,连姑姑的事,别说是她了,就是他自己,也难受的不行。但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她的注意力,于是将叛军每日的动静,京城里各处的情况,绘声绘色的通通说一遍。这才成功的让她不再那般的陷入自责当中。
这之后直到燕子桢回府,她才放了心。随后又有家人、朋友不停的过来陪着她,再到她去宫里开导皇后,这才恢复了往常的模样。
不得不说,开解别人的同时也是更好的与自己沟通的一个过程。在宫里的三天,她一边陪着母后,一边也在剖析自己。重活一世,虽然对未来家人的遭遇有着担忧,但从小生活的环境实在是太过顺遂,不管是在边城还是在京城。甚至是嫁给燕子桢,虽然过程有些曲折,可整体来说,她真的没受什么大的波折。疼她至极的亲人,和前世的父亲一模一样面容的父皇,待她如女儿般的母后,将她捧在手心的夫君,还有这么多为她着想的朋友,这已经是老天对她最大的眷顾了。
所以,她的承受力才这般的差了些吧,害的亲人朋友都替她担忧。
想通了这些,她立刻振作了起来,救出了连姑姑侄子一家,让人连着姑姑的棺木一同送回了她的家乡,并在连家祖坟隔壁买下墓地,厚葬了连姑姑。
随后又在大佛寺给她点了长明灯,做了法事,关于连姑姑的一切就不再提及了。
这事儿除了对乐怡的影响外,受刺激最大的还有卫夫子。
这十年来,她与连姑姑情同姐妹,彼此可以说是各自最大的精神依靠。却突然发生这样的情况,让她受不住打击病了一场。一是为了她差点害的乐怡被恶人杀害,二是为了她为何这么傻,有什么事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或者就不是这样的结局了。
府里的人没有一个怪她的,柳氏甚至还来看了她,让她放宽心。可她更加的难受了,那两日连姑姑确实心不在焉,作为好友,她没能立时的去了解情况,后悔的不行。
平定叛乱后,她甚至不好意思去看乐怡,让玥儿去了一趟,结果知道她病了,乐怡又赶紧让玥儿回来了,并修书一封带了给她。
信中都是安慰她的话,以及对连姑姑身后事的安排,她看了久久不能平静。
远在江南的宣武帝收到信报后,满意的笑了,他没有按照原计划立刻返回京城,而是继续巡视下去了。看着这各地的风土人情,他甚至想着要不要提前让位?对于皇位,他并不热衷,这么的行走天涯才是他当年特别热爱的事情,可那时算得上是没有办法,继续让皇兄折腾下去,这东陵国即便保的住,可国力将大大的衰落,那么离被取代也就不远了,再加上皇兄并不能容他,才有了今天。
如今,这兴不起的风浪被桢儿识破并压了下去,他已经能够挑起这重担了!或许回去后该好好的和他谈谈了。有了这样的心思,接下来的路程真是越走越舒畅,燕万泽甚至有些乐不思蜀了。
而京城里,御书房中,收到父皇来信的燕子桢脸色黑透了!
父皇居然一时半会儿不回宫,说什么还有好些个地方没走完呢,就照之前说的继续走完这三个月!这都什么跟什么,不是说好了,事情解决了就回宫?这样撂摊子好吗?
看着眼前堆的山高的奏折,他有火却发不出,他要回家陪娘子的好不好!
晚上,乐怡看着他孩子气的模样,笑的乐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