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精诚所至,令工部为武当山修筑了偌大一片建筑,费时十年,耗银数百万,却未能打动此人,微臣记得这张三丰却题诗一首,说明不想进入朝廷,臣却记不得了。”
朱棣说:“你并非记不得,是觉得说出来朕没了面子。朕便说出来,此人在石头上用指力刻字:三丰隐者谁能寻,九室云崖深更深。玄猿伴我消尘虑,白鹤依人引道心。笑披皇冠趋富贵,并无一个是知音。难道朕如此诚意相对,还不能算得知音吗?”言罢有些感叹。
兵部尚书方宾笑说:“传言张三丰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虽曰异术,却似三餐不能温饱,陛下数次派人寻访,此人皆避而不见,有荣华富贵不享,却非要在江湖受苦,也是个怪人。”
礼部尚书吕震说:“想来山野之人,不通礼数,怕来了惹陛下不高兴,老臣觉得,不妨给他一个免罪金牌。”
朱棣摇摇头,皱眉说:“朕对之以礼相待就是,便有免罪金牌,此人也未必肯来。”
这时朱瞻基上前跪倒禀报说:“皇爷爷,时辰已到,孙儿和二叔要护送师父灵柩启程了。”
朱棣面色沉重,说:“好!”眼中不由泛出泪花,走到姚广孝棺椁近前,用手轻轻拍着说:“国师,国师,朕,就不送你了!小儿辈替朕前往,国师操劳一世,于今可以休息了。”
众臣看着朱棣真情流露,都静默不语。
朱棣在姚广孝棺椁旁站立良久,低头挥挥手说:“去吧。”
当即姚广孝灵柩浩浩荡荡出发,朱高煦朱瞻基带了两千御林军,连带一百名僧人,护送着向北京而去。
南京大街上。
朱棣带着群臣,目送姚广孝灵柩方向,专注而深邃。
“嘎!”
长空中突然传来一声雁鸣。
朱棣举目向天,天高地阔,那片遥遥的云彩下,是不是燕京?
燕京,朕也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