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远送了!”
这时朱慈烺也觉察出不对,被沈铁山推上马背后,抱拳道“告辞!”
多尔衮和豪格看着周仁远一行纵马飞奔而去,多尔衮叹道“这大明的永明王相当不简单,此人不除,我大清永无宁日矣!”
豪格却对周仁远大起爱才之心,说道“十四叔,难道我们不能招揽这永明王来我大清?”
多尔衮嗤笑道“我大清可以招揽大明所有的将官,但是唯独这永明王不行,太子可别忘了这大明是他朱家的天下?再说你看他那首诗显出来的胸襟,可曾把我大清放在眼里?别费心思啦!还是禀报皇上准备动手吧!”
周仁远和朱慈烺快马飞奔,一路不曾停歇,知道和祖大寿的骑兵汇合才停了下来。周仁远不是不紧张,里面的汗衫都湿透了。今日里要不是自己见机的快,恐怕很难出得了凌河镇。
祖大寿见周仁远和朱慈烺脸色不好,知道事情不妙,不敢多问,护送着他们回到了锦州城。
总兵府里等待的丘民仰,曹文诏,曹变蛟,郑成功等人见他们返回后,都纷纷急忙问道“太子,王爷,怎么样了?鞑子可是真心议和?”
周仁远默不作声地不理众人直接进入了后院,朱慈烺却一摔马鞭,骂道“议和个屁,这鞑子狼子野心,要不是四叔机警,本太子和我四叔就回不来了!”
“啊?这到底怎么回事啊?”众人大惊道。
朱慈烺绕绕头道,“其实我也不大清楚,只是在议和大帐内,四叔突然一手夹着我一手夹着鞑子豪格出了帐外,说什么改日再议,便一路飞奔回来,没有半点言语。我就是觉得不大对。”
众人都知晓周仁远深谋远虑,他见机不对,飞奔回来那就说明一定有问题。
周仁远坐在屋里,生着闷气。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皇太极,今日多尔衮眼里浓浓杀机让他断定,满清的议和不是真心议和,自己的判断上出了错误,他苦苦思虑着这皇太极接来的安排会是怎样?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危机?
祖大寿和众人在大厅里枯等着,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时,祖大乐领着一个满身血迹的士兵跑进来,大喊道“大哥,探子回来了,有紧急军情禀报。”
厅里众人见到如此情形,心里都震惊道“看来事情朝着最危险的方向发展了。”
祖大寿大声说道“有何军情,快快回报上来。”
那满身血迹的士兵喘气道“小的和五名兄弟渡过大凌河,在大凌河五十里外,发现鞑子大队骑兵的营帐,估计不下两万人。其他兄弟都被鞑子的游骑所杀,只有小的孤身一人逃了回来。”
“什么?”众人心中大骇,两万骑兵,这可真是危险之急,要是鞑子前来进攻,这锦州城可难保了。
祖大寿大叫道“还不快请永明王前来议事?”
朱慈烺也顾不得许多,急忙亲自跑到后院来到周仁远的房间,说道“四叔,快来前厅议事,有鞑子军情!”
周仁远连忙来到前厅,大家把目前的形势向他说了一遍。周仁远定下心神,思虑片刻道“本王现在已完全明白了鞑子的意图,议和是假,鞑子想以太子和我为饵,必定会进攻锦州。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马上护送太子返回山海关,然后回京师。”
众人点头称是,朱慈烺急道“那四叔你呢?”
周仁远说道“鞑子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皇太极想要以我和太子为饵,我就在锦州当这个饵。”
“怎么?王爷有何妙计?”曹文昭问道。
“皇太极想借此议和围困锦州捉住太子和我,一旦太子和我都离开锦州,必定为天下人耻笑。只有我留下继续这议和,双方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