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天山 > 第四十七章 停战议和

第四十七章 停战议和(1 / 4)

就在周仁远大军护送着卢象升的灵柩回京师的第十天,蒙古草原上多尔衮也正护送着岳托的灵柩返回盛京。

周仁远那一箭射中的是岳托,不是多尔衮。多尔衮大军被击溃后,在巨鹿城收拢了近万名溃兵连夜退回了关外。而岳托在蒙古部落终于因伤势过重,挨到第三天不治身亡了。

多尔衮伤心之极,没想到这次进攻明国先胜后败,虽说灭了卢象升这个大明的总督,但自己这边却死了一位亲王,真是得不偿失啊。

而远在盛京的皇太极得知这一消息时,却是三分悲痛七分窃喜,自己早就想除掉岳托了。岳托对自己这个大清皇帝无半点敬畏之心,反而处处和自己作对。今天战死在沙场上,还换了一个大明总督卢象升,尤其听说这卢象升还是明国的常胜将军,这笔买卖值了!

“成亲王死的其所啊!”皇太极喃喃自语道。坐在边上的范文程没听清皇太极的话,问道“皇上,您说什么?”

皇太极一愣,随即笑道“哦,没什么。范大学士,你可知此次明军援军的将领是哪个?竟然打败了我那十四弟的精锐!”

范文程摸了摸花白的胡须,回答道“据细作回报,这次领兵的是吴襄,不过真正打败廉亲王的是明国的一个郡王,封为永明王,是明朝皇帝的堂弟!”

“什么?”皇太极一愣,奇怪道“难道那明国皇帝也要学我大清,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了?明国不是有祖制,不允许藩王涉政,干预军事的吗?”

范文程饶饶脑袋,沉声道“据说这个永明王年纪虽轻,还没到弱冠之年却很受明国皇帝信任,经常进皇宫和皇帝商量国事,明国皇帝可以说是对他言听计从!”

皇太极听了摸了摸下巴微笑道“有意思!有意思!”

“怎么?难道皇上心中已有定计?”范文程跟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年,一见皇太极的笑容就知道皇太极有了对付明国永明王的方法。

“附耳过来。”皇太极对着范文程招招手,在范文程耳边低语几句。范文程听了眼睛一亮,赞道“皇上英明,老臣不如也!”随后君臣二人哈哈大笑。

周仁远和吴襄的大军路过真定府衡水城时,多尔衮留下的两千清军早就逃走了,俘获的汉人和物资全部丢在了城里。吴襄赶紧命人通知真定府的府衙,叫他们派文官来处理城中事宜,重新接管衡水。这些被解救的百姓,跪倒在地一齐高呼道“我等草民谢大明军士的救命之恩!”

吴襄对着周仁远感叹道“国事艰难!百姓何辜?要遭受这战乱之苦?”

周仁远在城头,手持马鞭指着这HB茫茫原野,对着吴襄说道“吴老军门,你看这大明大好河山,沦落到如此地步是何原因?”

吴襄脸色晦暗地眺望着远方,回答道“天灾人祸!外加流贼和关外的鞑子!”

“吴老军门说的算是没错,可是本王觉得人祸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周仁远高声道“本朝自太祖开国以来,三百七十多年,朝廷的文官武将早就没有了文官不爱钱,武将不畏死的风骨。天灾?不错,我大明这些年的天灾确实是很严重?但是哪朝哪代没有遭遇过天灾,只要朝廷和百姓齐心协力,哪有过不去的坎。可是流贼为何要造反,那是因为他们对着大明的官员失去了信任,那也就意味着对这朝廷,这国家失去了信任,百姓一旦离心离德,国家必亡!”

吴襄擦擦额头的汗,紧张地说道“老臣虽然觉得王爷说的有道理,但是还是请王爷慎言啊。”

周仁远苦笑道“自从看到卢总督殉国后,可能这些天,本王心里一直烦闷的紧,还请老军门恕罪。”说着对吴襄施了一礼。

“不!不!老臣绝对不敢有次想法。”吴襄

最新小说: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神话版三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状元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