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得再多也未必能衡量清楚……
——这样选择……也就罢了……
心中一松,张安世便发现自己背后已经冷汗淋漓,贴身的衣服已经湿透了,贴在身上,透着一丝寒意。
张安世也不年轻了,不禁就打了一个寒颤。
霍光见了,不由关切地询问了一句,张安世连忙定下神来,笑道:“老矣……”
霍光不禁莞尔:“子孺老矣,我复如何?”
张安世这一应,霍光也轻松不少。
——张安世是光禄勋,掌宫中门户,如今又加上左将军屯兵,对京师的影响自然是举足轻重。
——虽然是霍光亲自简拔的,但是,人心岂是可控的?
就在方才,张安世不过是怔忡刹那,霍光的心头便翻涌了几通,反反复复都是一个名姓。
——赵信。
元狩四年春,汉军与匈奴单于所部接战,激战至日暮时分,风沙大作,汉军趁机合围,单于见不可敌,与数百壮骑突围而去,日昏之后,汉军方得知,虽然急发轻骑,大军随后,追击了一夜,终究也未能捕得单于。之后,汉军入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供大军食用,全军在赵信城留了一日,之后将城中所余之粟全部烧毁才班师还塞。
当时的主将是大将军卫青。
这番行动与卫青一贯的风格毫不相同,然而,举朝上下并无半点意外,原因也不是——赵信。
——翕侯赵信。
元光四年,时为匈奴相的赵信降汉,被封为翕侯。不久,主持练兵的卫青在一干降将中选中赵信,一力重用。赵信也没有辜负卫青的期望,在元朔二年,汉收复河南之地时,赵信还立下军功,得以益封。
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出塞,降汉不过八年的赵信独领一军,拜前将军。
卫青没有想到,这个降汉的匈奴人会再一次背叛——右将军苏建与前将军赵信并军共三千馀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馀,汉兵且尽,匈奴派人诱降,赵信遂将其馀骑近八百,降单于,以致苏建尽亡其军,仅剩他一人逃出,自归大将军。
那一次,汉军并非失利,但是,对卫青而言,那场始料未及的背叛已经是莫大的打击了。
从那以后,卫青不再用匈奴降人,汉亦未再重用过匈奴降将……
——信任……并不难付出,也不难得到,但是,想失而复得……难于登天!
——背叛的痛……谁也不敢再体会第二次!
霍光看着张安世,笑容稍淡:“子孺纵老,亦不可负此诺。”
张安世一怔,唇角的笑意陡然褪去,随即,才看向霍光,缓缓言道:“我不负诺,亦望君不负。”
(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了,我总算是恢复更新了。一月……很糟的一个月份,再加上一家人轮着发烧……不提了……在此向各位朋友郑重道歉。希望辞旧迎新能给我,也给大家带来一番新的好运!)(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